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成功升级成为科技创新型产业国家,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量研究显示,研发支出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然而,作为微观个体的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最终能否转化为企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如何使企业在研发活动上有计划地进行投入、并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众多影响企业研发支出及及其经济后果的因素中,管理者个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背景、任期以及性别等因素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教育程度高、专业技能强、有研发职能背景的管理层更偏好在研发上的投入,而任期较长的管理者则由于厌恶风险而倾向于抵制变革,并阻止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管理者性别与研发支出关系的研究显示,由于男性管理者具有自信、冒险等性别特征,因此更偏好企业的风险决策和创新方案的研发活动。因此,从管理者性格和情绪等个人特质的视角研究其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既是对已有研究的拓展,同时也是研究视角的一个创新。本文正是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来研究其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规范着企业的财务制度、纠错制度、投资制度等等一系列需要用“体制”的规范来约束的规则和行为流程,研发支出的投入也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之列。基于上述现实和理论的考量,本文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内部控制两个因素来实证分析它们分别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过度自信代表企业的管理者力量,而内部控制代表着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力量。作为企业内部的两股中坚力量,它们共同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检验上述理论模型,论文以2009至2014年沪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支出的关系。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主要框架及内容,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建议,主要是对前文的总结、对实证研究政策含义的阐释,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论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与公司研发支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支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及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更显著。实证分析结论的现实含义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膨胀而其不愿意在研发活动进行投入,因而有可能会给企业的创新能力带来负面影响;健全的体制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企业领导者的过度激进行为,有效规避研发活动结果不确定而带来的风险,因此应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前提下提高研发支出、激励企业创新。国企的产权性质导致管理者更容易产生绝对权威和绝对权力,因此更应加强对管理层行为的约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