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相铌酸钠基无铅压电单晶的电学性能及电畴结构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传统的含铅压电材料,由于含铅量过高,容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制新型无铅材料是当今压电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压电单晶具有高取向性、结构简单的特点,便于进行物理机理的研究。在无铅压电研究中,铌酸钾钠((K,Na)Nb03,简称KNN)基单晶的研究少之又少,且集中于相变或正交相的研究,四方相晶体的研究更少。因此,本论文对四方相KNN基单晶的生长、电学性能及电畴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对KNN基单晶的生长及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生长方法的比较,选取顶部籽晶提拉法生长四方相KNN基单晶,此方法可以时刻观察生长过程中晶体的变化,是探索性生长晶体的最佳选择。通过不断优化实验参数,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四方相Li、Ta以及Li、Ta、Sb掺杂的KNN基单晶,为了解决晶体容易开裂的问题,通过设定合适的退火程序,得到不开裂的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以及EDS能谱测试,证明所生长的晶体为纯钙钛矿结构,且组分均匀,无分凝现象发生。对KNN基单晶的电学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铁电性能进行研究,表明由于生长过程中KNLNT单晶有大量的氧空位缺陷产生,造成了晶体的质量下降,高电场下漏电现象明显,Sb元素的掺杂有效的降低了漏电流,使得晶体可以显示较为饱和的电滞回线,了解了晶体的漏电流机制;通过对晶体的压电性能研究,表明在非自发极化方向[011]c极化后,晶体的压电性能远大于白发极化方向,同工程畴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压电性能的物理原理相吻合;运用瑞利分析模型,对晶体的介电非本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NLNTS单晶介电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非本征效应的增大引起的,是晶体电学性能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晶体压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晶体的晶格常数比(c/a)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自发极化减小,是导致温度稳定性降低的根本所在。对单晶的电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压电力显微镜对KNLNTS单晶的电畴结构随极化电场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原位观察。首先,研究电畴结构对极化电场的响应,在自发极化[001]c方向,高极化电场无法将四方相结构单晶极化为单畴结构,其物理原因在于KNLNTS晶体具有较大的弹性劲度系数,内应力较大,使得KNLNTS单晶很难极化为单畴结构;通过对宏观介电性能计算可知,极化后约25.2%体积分数的电畴未翻转到极化方向,对自发极化翻转进行了量化分析;在非自发极化[011]C方向,在电场作用下,自发极化向电场方向翻转,形成“2T”工程畴。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可以看到,电畴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当施加电场撤去时,可以看到电畴结构稳定。电畴结构随电场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晶体的宏观性能,同电畴的变化规律相同,所以,晶体电畴结构特征是电学性能差异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改善晶体性能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苝衍生物(PDIs)是一类红色染料,有着独特的光、热、化学和环境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收集器、单分子光谱材料、激光染料等领域。PDIs在很宽范围内的可见光区有很强且很稳定
目的探讨中药粉防己碱(TET)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CDH)大鼠模型胎仔肺内RhoA蛋白和Rho激酶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孕9.5d的SD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膈疝组和TET组,给予膈疝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对β防御素2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切除术患儿45例纳入病例组,并按照年龄(±2)、性别一对一选择健康儿童45例纳入对照组。入组时均
自上而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是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导向改革时期出现的两种城市化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文中立足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分别从制度安排的宪法秩序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起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数量第一大国,对粮食和蔬菜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的粮食和蔬菜等农作物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能出口国外。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国消耗了世界上大多数资源,制造了最大的浪费,但它也有了最先进的解决方案,约翰·马修斯(John A.Mathews)和谭浩(Hao Tan,音译)说道。中国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正在接近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包及纵膈引流液量的变化规律,为心脏手术后围手术期创面异常出血的判断和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本中心因单纯心瓣膜病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121例,男58例,女63例,年龄5078岁,平均(59.6±6.1)岁,排除术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例,全部病例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