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形成、应用和创新,更加依赖于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终生教育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针对传统物理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又在2003年初推出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旨在构建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然而,经调查发现,新课程理念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承,轻学生发展;教学过程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作用;教育目标单一化;教学过程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状,这种教学现状以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运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思辨的能力、缺乏应用创造的能力、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缺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这种教学现状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顺应和促进社会发展,本课题提出:当代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内心体验,注重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通过提出的四个策略来阐述在物理课堂中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即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策划教学问题、解析教学问题、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四个教学环节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拟解决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传统教育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