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随着一场迅猛的政治风暴由南向北席卷吉尔吉斯斯坦,长期囿于旧体制而不得排解的不满和悲观情绪,以暴力的非制度化方式击碎巴基耶夫政权,总统制终结,议会制政体接踵而至在吉尔吉斯斯坦确立起来。自此至今,吉尔吉斯斯坦在议会制政体下业已和平举行了两次议会选举,尤其是2015年10月如期举行的议会选举,进一步检视了议会制政体的有效性。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政体下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对象,揭示吉尔吉斯议会制政体下政党政治运作的内在逻辑及其特殊性,希冀为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研究作有益的尝试。对比议会制政体建立前后吉尔吉斯斯坦的政党政治发展,不难发现议会制时代以来的议会选举和政党政治逐步从“茫然无措”状态过渡到“乱中有序”,进而在2015年议会选举中实现了“稳中求进”。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政体下的政党政治与总统制下的政党政治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党对行政权的影响力获得实质性地提高。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演进的进程中,政党政治仍显现出“碎片化”、“制度化”程度低等特征,但“温和化”、“联盟化”特征日益凸显,并且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的民主化改造方向已不可逆。诚然,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发展尚处于试错阶段,“中亚属性”——威权性、脆弱性、部族性、依附性仍是其政党政治制度运作的底色,限制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同时,宗教极端主义、大国博弈也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压力。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制政体塑造着政党政治,同时政党政治也反作用于议会制政体。在政党政治与议会制政体的互动关系中,主要政党之间的互动方式不仅深刻影响着议会的产生和运作,亦对中央权力进行了“再平衡”,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更会深刻地影响着议会制政体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