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对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辨证分型后,对于湿热瘀结型的患者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该病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临床上对中医辨证为湿热瘀结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按1:1:1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3组,分别是:A组针药组(加味金铃子散内服+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B组中药组(加味金铃子散内服),C组穴注组(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A组优于其他两组。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75%,C组为75%,A组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相比较,针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针药组与穴注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与穴注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体征疗效相比,针药组优于中药组及穴注组(P<0.05)。三组治疗后症状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三组治疗后主症疗效相比,有明显差异。三组治疗后下腹疼痛疗效相比,针药组优于中药组及穴注组(P<0.05);三组治疗后腰骶胀痛疗效相比,针药组优于中药组及穴注组(P<0.05)。结论:加味金铃子散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利湿的作用;香丹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加味金铃子散结合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湿热瘀结型的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当积极加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