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leigh波与Love波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的建模及特性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ayleigh波是一种沿着压电基底表面传播的声波,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压电晶体表面附近一个波长范围之内,并且Rayleigh波的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椭圆,所以Rayleigh波器件在微流控制器件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及应用。Love波是一种在压电基底表面上的波导层中传播的剪切横波,由于Love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导层中,所以对表面干扰非常灵敏。因此,Love波器件在生物传感器、电子器件及分析芯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针对目前改变Rayleigh波器件中波的传播方向和强度较为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叉指换能器Rayleigh波产生器件结构和三维建模方案。在多叉指换能器Rayleigh波产生器件的三维建模中,选取压电基底材料为128°YX-LiNbO3,叉指换能器为Al电极,分别对叉指换能器数目为4、6、8的多叉指换能器Rayleigh波产生器件进行三维模型实验,验证了该器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多叉指换能器Rayleigh波产生器件可以在不同角度激发Rayleigh波,该器件中的声波只有X和Y方向的质点位移分量,且质点的最大位移主要集中在器件表面的中心位置。此外,器件的模态频率和质点最大位移随着叉指换能器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产生的Rayleigh波强度和器件的混合性能也会增强。针对Rayleigh波和Love波两种声波不能在同一声波器件中产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Rayleigh波与Love波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结构和三维建模方案。在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的三维建模中,通过一个压电基底材料为128°YX-LiNbO3,波导层材料为ZnO,叉指换能器材料为Al电极的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三维模型实验,验证了该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9MHz~60MHz的频率范围内,该双模式声波产生器件有一个Rayleigh波模态解和一个Love波模态解,其频率分别为49.5MHz和49.7MHz。在49.5MHz频率处的Rayleigh波只存在Y方向和Z方向质点位移分量的周期性变化,而X方向的质点位移分量为0,并且Y方向位移分量与Z方向位移分量相位相差90°。在49.7MHz处的Love波只存在Y方向质点位移分量的周期性变化,X和Z方向的质点位移分量都为0,此时X方向为Love波的纯模方向。
其他文献
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行人重识别,指的是融合行人图像、行人迁移时空数据以及其他传感器数据,利用多模态数据挖掘技术,在摄像头网络中对指定行人进行精确的检索。行人重识别是行
无线通信网络中,室内通信是重要的应用场景,而家庭基站和宏基站共存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特征,如何在家庭基站和宏基站共存网络中合理资源分配,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
研究背景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包括传统型AEDs和新型AEDs,大部分癫痫患者需长期服用AEDs。研究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不同业务对于QoS的要求各不相同,用户业务与信道特性之间的匹配程度会影响到通信的质量。另一方面,次级用户的时延需求也不尽相同,一些业务为时延敏感型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抗险救灾、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和空间探索等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的流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这给传统业务流保护与调度带来巨大挑战。传统业务流保护方
随着网络业务对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网络因其传输容量大且传输速率快的优点成为当前主要的通信网络基础架构。大规模灾难
目标追踪作为无线传感网络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追踪,环境监测和入侵者追踪等领域。因为传感器节点能量资源有限,所以追踪精度与无线传感网络的能耗一直是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e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与数据挖掘的科学研究方法,总结卢秉久教授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下简称PBC)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思想,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