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学楼数量增多,其在采暖、通风、制冷方面的能耗与日俱增。人们热衷于空调带来的稳定室内环境而忽视了自然通风这种健康、节能的通风降温方式。然而高校教学楼良好的自然通风不仅能节约能源,更会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学习效率,意义重大。长沙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其建筑对夏季通风、冬季防风具有强烈需求,且长沙地形地貌变化大、四季分明,自然通风潜力大。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对长沙高校教学楼进行自然通风设计研究,具有表率作用。本文以长沙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当前高校教学楼的单体设计以及总体布局特点,结合长沙地理、气候特点,探索适宜长沙地区高校教学楼的自然通风方法。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从自然通风的角度,给建筑师提供建筑创作新思路,从而设计更节能、舒适的建筑。本文一共分五个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自然通风的研究以及关于教学楼自然通风的研究,并对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自然通风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运用现状。第三章是认识论部分。分析归纳长沙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总结出长沙地区自然通风潜力;调研了长沙市7个高校11个校区共55座教学楼,并发放186份问卷,总结长沙地区教学楼单体设计特点、自然通风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全国各地25所高校32个校区的规划平面图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高校校园总体布局特点。第四章是方法论部分。针对前文总结的高校教学楼单体特点、自然通风现状、总体布局特点,运用资料搜集、归纳总结、实测、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从校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单体设计方面,探索适宜长沙地区高校教学楼的自然通风方法。第五章是实践论部分。结合前文总结的方法,运用调研、实测、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湖南大学综合教学楼进行自然通风现状分析与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