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次产业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当时的日本社会面临着农业后继无人、农村衰落。为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日本开始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通过三次产业的相互融合,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日本的“六次产业化”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与我国一直提倡的要使农业“接二连三”的内涵是一致的。与我国当前农村推进“三产融合”有着相似的内在规律和背景。尽管中日两国发展“六次产业”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发展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创新有所不同。但日本“六次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创新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文以中日“六次产业化”动因、政策机制、成效等进行比较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六次产业化”的内在规律和政策机制实施成效,旨在探索出符合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机制,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