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样多肽缀合物的设计与组装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也是生物材料领域最常用的天然高分子之一。设计胶原基质将对理解基质生物学和构建安全医学上有用的生物材料的能力有着广泛影响。由于天然胶原蛋白难以修饰,且会产生致病性和免疫等方面的副作用,使其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化学合成和细菌表达的类胶原多肽具有清洁、易修饰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它们已被用作胶原纳米材料的理想基底。但是从合理设计肽段到形成均匀纳米结构的仍具有挑战。在本研究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化学合成法和细菌异源表达法来获取类胶原样肽,依靠多重弱作用力协同调控获得高度可控的纳米材料,为开发新型的类胶原多肽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不能形成胶原三股螺旋的(POG)6和能形成胶原三股螺旋结构的(POG)8的类胶原多肽。分别在类胶原多肽(POG)6和(POG)8的氮端进行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修饰得到类胶原杂合肽AP6和AP8。作为对照将4,4’-亚甲基双换成刚性较强的1,5-萘二异氰酸酯得到An P6和AnP8。电镜表征组装形貌显示AP6和AP8分别形成了宽度约为12 nm和16 nm的纳米纤维。AnP6和AnP8则没有任何纳米结构的形成。(2)将带有炔烃修饰的类胶原多肽和叠氮修饰的DNA通过铜离子催化的叠氮-炔基click反应进行偶联形成类胶原多肽-DNA共聚物A-DNA1和DNA2-C。在中性10mmol·L-1PB和10 mmol·L-1TAE缓冲液中将A-DNA1和DNA2-C和B等摩尔混合进行异源组装。圆二色谱(CD)显示,类胶原部分和DNA部分均能进行组装形成异源三聚体,AMF结果显示,在两种缓冲液中均能形成宽度约为10 nm、高度约为2-3 nm纳米纤维结构。(3)大肠杆菌异源表达法目的是制备长度更长,氨基酸组成更丰富的胶原样肽。将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体系中进行异源表达得到Scl2A、Scl2C和Scl2ABC。CD结果显示Scl2A、Scl2C和Scl2ABC均具有稳定的的胶原三股螺旋结构,Tm值分别为41.4℃、46.3℃和40.3℃。表达获得高稳定性胶原,为以后进一步修饰并诱导组装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
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共享信息和合作研发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在借鉴煤层气洞穴完井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械造穴方法的钻孔强化瓦斯抽采技术,利用四连杆机构原理研制成功了一套针对井下抽
借鉴兄弟乡(镇)蚕病综合防治模式,结合临歧镇蚕桑生产实际,制定了临歧镇“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并在3个蚕桑重点村进行示范推广2年,取得了初步效果.该技术模式主要包括:实施
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p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出现的一种以黄疸、肝大并肝区疼痛、体重增加和腹水为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燃气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燃气表在近些年来得到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历史上各种技术观的演变及利弊,指出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
0引言在高温热辐射率涂层材料研究方面,最引人注目和受重视的是陶瓷红外辐射材料,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稳定的尖晶石型结构陶瓷红外辐射材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