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年化,脑血管病发病率将会进入一高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其常见类型。脑血管病治疗方法及药物较多,除溶栓、降纤及抗凝治疗外,神经保护剂的研究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保护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1.最大可能地恢复缺血半暗带残存神经元功能;2.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前者研究发现了部分神经保护剂,后者侧尚未发现明确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卒中后抑郁不仅是精神一心理性疾病,更是一个与器质损害有关的神经疾病。抑郁症神经病理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与海马区域神经细胞的萎缩和坏死有关。抑郁症患者的双侧海马体积明显减少,通过适当的治疗,海马区域神经细胞可得到修复,这种病理变化是一可逆过程。研究发现长期的抗抑郁治疗有利于生存蛋白的磷酸化,基因的表达,保护和修复神经元。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缈博士研究生 随着人们对五轻色胺(5一HT)的深入认识,在抗抑郁治疗药物开发上起到了新的突破,一组被称为5一HT选择性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并起到显著的疗效。 氟西汀是SSRI一代表性药物,其抗抑郁效疗是明确和肯定的。目前国内外对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来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研究较多。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抑郁症状改善的时间平行,但是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与神经功能康复之间无直线相关。国内学者利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发现氟西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这提示氟西汀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可能有其特殊机制。 目前对以氟西汀为代表的SSRI类药物研究多集中于抗抑郁症治疗作用,而其对缺血缺氧损伤脑保护作用研究仅限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研究少有报道。本实验旨在通过氟西汀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前瞻性干预研究,及其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一复氧损伤的影响,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氟西汀能否减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第1章: 前瞻性研究,雄性健康WISter大鼠(60只,分缺血3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6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24小时组)连续胃内灌注氟西汀(20mg/kg)20天,采用Linoga线栓法制作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1.参考Longa及Bederson的5分法,分别于缺血3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6小时、24小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间隔Zllun连续冠状 一2-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豁博士研究生切片,行4%TTC染色,比较各组间脑梗死体积比例。第2章: 根据第l部分结果,对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24小时大鼠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法观察氟西汀预防性给药后对大鼠局限性梗塞灶周围、双侧海马区BDNF表达的影响。第3章: 缺氧一复氧法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空白组、缺氧一复氧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及氟西汀预防组。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生长情况,采用LDH法及MTT法分析氟西汀对缺氧一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第1章: 氟西汀预防性给药,缺血3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6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00士0.67,2.20士0.42,2.33士0.71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10士0.57,2.27士0.47,3.00士0.82。仅在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24小时可见氟西汀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a02o 氟西汀预防性给药缺血3小时、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6小时、缺血3-小时再灌注24小时脑梗死体积比例分别为n.24士3.31,12.60士4.02,11.56士2.40;对照组分别为11.16士3.50,11.90士5.39,15.18士3.23。仅在缺血3小时一再灌注24小时见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a04。第2章:缺血3小时再灌注24小时损伤后,氟西汀组和对照组均可见缺血坏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缈博士研究生 死灶,细胞体积缩小,大小不一。核固缩浓染,正常结构消失,同侧海马区也可见部分细胞皱缩浓染。氟西汀组的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梗死灶周围均可见BDNF阳性神经细胞表达比对侧相同部位增多,但氟西汀组梗死灶周围BDNF阳性神经元细胞数(34.96士5.43)明显多于对照组(31.26士2.64),p<0.05:另外在梗死灶同侧的海马CA3区亦可见BDNF阳性细胞,两组间BDNF阳性细胞计数(48.37士3.81vs42.13士4.21)有显著性差异,p<0.以反〕第3章: 缺氧4小时复氧24小时后,海马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胞浆较暗淡,可见到死亡、碎裂的细胞。氟西汀治疗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而预防组细胞生长态势相对较好。 LDH法测定(光密质,A),氟西汀治疗组(697.34士25.98)与模型组(715.12士33.10)无显著性差异(p=a决巧.);氟西汀预防组(672.23士33.47)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a陇瞥)。 MTT法测定神经元活性,氟西汀治疗组(0.70士0.03)与模型组0.67士0.05无显著性差异;氟西汀预防组(0.74士0.05)与模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