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凸显,矛盾纠纷大量涌向法院,法院普遍面临着“诉讼爆炸”的困难局面,而法院系统的司法资源十分有限,特别是在法官员额制施行以后,拥有审判资格的法官数量减少,员额法官的办案压力不断增大,法院系统亟需探寻一条缓和人案矛盾的新出路。为了提高案件审判质效,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引导规范繁简分流机制实施的文件,以帮助各地法院应对当下案件数量增多、人案矛盾尖锐等问题。笔者所在的S区法院亦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但在运行效果上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由此引发了思考,故形成此文,以期在进行学术探讨的同时,能对自己的实务工作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具体写作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繁简分流机制的研究背景、理解适用、国外繁简分流机制的研究概况与我国繁简分流机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以S区法院为例介绍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的运行情况。首先介绍了S区法院繁简分流机制的运行情况,包括机构设置、分流标准、具体流程等。其次阐述S区法院繁简分流机制的运行效果,即调撤比率有所提升,案件审判质效有所提高,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三部分,分析繁简分流机制运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别从繁简案识别、诉前调解、速裁机制运行、程序转化、庭审程序和裁判文书、配套制度保障六个方面入手阐述繁简分流机制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自己对完善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的建议。在繁简案划分方面,应当要完善案件甄别机制,明确划分繁案简案;在诉前分流方面,应完善诉前调解机制,扩大非诉讼分流率;在审理程序方面,应完善速裁机制,提高审判效率;在程序分流方面,应当严格程序转化;在庭审、文书方面,应优化庭审程序,简化裁判文书;最后应当从法院管理上多层次保障繁简分流机制的实施。
其他文献
当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着精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嵌入科研过程的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了解嵌入式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内涵,比较其与传统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
电子商务在我国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但随着网络平台和网络商家越来越多,用户选择权也越来越大,用户流量成本更是越来越昂贵,许多中小企业都无力承担,尤其是云南省农特电商企业,大多规模小,品牌化程度低,更难承受高昂的网络营销成本。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现如今每一个普通网民都能随时随地轻松使用社会化网络。按照六度空间理论、弱联系理论,我们每一个身处社会化网络中的人都有可能相互连接,这是一张无限扩展的人际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作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根据河北省各市实际情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