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在SO2衍生物缓解谷子幼苗Cd毒性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镉(Cd)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环境中过量的Cd可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干扰光合、呼吸、营养代谢等生理过程,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二氧化硫(SO2)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近年来在动物上的研究发现,SO2具有诱导血管舒张、降低血压、抑制心肌损伤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调节功能。在植物上的研究发现,外源SO2能够调节植物的逆境胁迫响应过程。大气中的SO2经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细胞内遇水形成亚硫酸根(SO32-)和亚硫酸氢根(HSO3-)。迄今为止,关于SO2对作物Cd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响应Cd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文以谷子幼苗为材料,以衍生物溶液Na2SO3/NaHSO3(M:M=3:1)作为SO2供体,研究外源SO2衍生物对谷子Cd毒性的影响,以及信号分子NO在SO2衍生物缓解谷子Cd毒性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0μM CdCl2能够导致谷子幼苗生长抑制,使根、叶组织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外施SO2衍生物(0.5 mM)可明显降低Cd胁迫下谷子幼苗中的O2.-产生速率、MDA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Cd胁迫引发的植株生长抑制。(2)100μM Cd胁迫可诱导谷子根、叶组织中NO大量积累;且随着Cd胁迫程度加重,内源NO含量逐渐增加,叶片NO合成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逐渐提高。(3)外施SO2衍生物(0.5 mM)能够降低Cd胁迫下谷子根、叶组织中的NR、NOS酶活性,从而抑制NO积累。(4)外源SO2衍生物一方面能够通过降低谷子根、叶组织中的NO含量从而减轻Cd诱导的氧化损伤,缓解Cd胁迫导致的根生长抑制;另一方面,外源SO2衍生物通过降低谷子根系中的NO水平来抑制Cd吸收转运相关基因(SiZIP4、SiHMA2)的表达。本论文旨在揭示NO在外源SO2衍生物缓解谷子Cd毒性中的调控作用,深入解析SO2衍生物调控谷子Cd胁迫响应的机理,为提高谷子抗Cd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各种灾害频发,不仅每年造成巨额的经济、财产损失,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气象灾害尤以旱涝灾害的发生最为频繁,且发生范围广、影响深远。中国由旱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超过自然灾害的50%,居气象灾害首位。本文选取新疆北部地区,利用其42个气象站点近56a逐日气温、降水实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旱涝等级Z指数等方法,揭示北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旱涝等级演变规律及这种变化的
宁德地区作为福建省经济建设体系中重要的经济中心,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趋势中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同时在新能源集团引领下,相关配套的大型、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中,这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团体对于宁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宁德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出新的挑战。宁德市政府以筹办省运会为契机,利用山海湖景区、公园等建设10个左右户外拓展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电阻抗成像技术来进行早期气侵监测的方法。这种气侵监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发现气侵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提高了海上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如今,低渗透油气藏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和开采成为未来油气开采的重要方向。我国陆上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也在逐渐向外围扩展,以低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为特征的非自喷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的生产活动干预了自然环境,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经逐渐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共同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本文以延边州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环境的状况为基础,在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上,为延边州各县市的生态系统胁迫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分析生态胁迫指标因子的时空格局状况,做
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水油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生产管道内流动特性的变化是影响水下生产和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深入研究水下生产视景仿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水下生产
针对湖南某钻井水溶开采矿山,选取Sentinel-1卫星数据(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44景),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矿区开采形变。构建Weibull概率积分模型,预计矿山地表沉降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获取开采矿山地表时序沉降序列,分析开采区地表形变规律。使用SARscape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再由matlab软件进行提
过渡金属二硫化合物薄膜材料是典型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与石墨烯相比,过渡金属二硫化合物具有本征带隙,并且其禁带宽度随着材料层数的变化而改变。由于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优异
3-氨基-2,6-二脱氧糖是许多抗肿瘤类抗生素和抗菌类药物的重要片段,同时氟代也是现代药物化学中常用提高先导化合物成药性的手段。本论文主要研究了2-氟-3-氨基-2,6-二脱氧糖的合成及其糖苷键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1.发展一种以不同的含氮官能团糖烯为底物,以亲电氟代为关键步骤,高效合成2-氟-3-氨基-2,6-二脱氧糖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2-氟-L-Ristosamine内衍生物。2.以β
突出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碎煤,其中包括许多手捻无粒感的粉煤,而冲击地压不具备该现象,这说明在突出过程中,瓦斯对煤的破碎有重要影响作用。为了验证含瓦斯煤在外部压力突然卸载时能否发生爆碎现象,自主研发含瓦斯煤的爆碎性测试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多种煤样在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爆碎实验,得到了各实验所得碎煤的粒径分布特征、含瓦斯煤的易爆碎性表征指标、爆碎原因及发生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易爆碎指标与突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