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生均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及管理对策研究——以东部沿海某高校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pa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学校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我国高校教育始终存在资源短缺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矛盾现象,如何完成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并提出相应的成本管理对策迫在眉睫。  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入手,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针对本文的论题提出总体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架构。在理论综述方面,首先阐释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做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紧接着结合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管理理念,梳理东部沿海某高校人才培养流程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建立适合该校的“高校生均教育成本核算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该校信息中心核心数据库挖掘模型所需数据,完成该校2012-2013学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并对核算结果展开科学的分析和比较。最终依据基于数据挖掘的作业成本法对该校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和分析的有效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成本管理对策。  本文的研究结论:  1.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校生均教育成本非常必要性且具有可行性。  2.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高校生均教育成本,可以反映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成本差异,避免了现行“生均教育成本”所表达的“均值假象”问题。  3.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贯穿整个高校教育作业流程,可以对不同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进行分析,结合核算结果,找出教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一系列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结合东部沿海某高校人才培养流程及高校自身实际,建立了适合该校的“高校生均教育成本核算模型”。  2.该模型所需的数据,是通过数据挖掘软件从该校信息中心核心数据库抽取、分析获得。  3.针对该校教育作业流程与教育成本核算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成本管理对策。  本文只是对高校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与管理的理论和应用做了些粗浅的研究,文中的缺陷与不足将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现在很多红木家具光注意工艺,有人说是“型、材、艺、韵”。型是什么?材又有什么讲究?我觉得要因材施艺,各种材料有各种材料的语言,学美术的都知道。比如铁梨的,你用紫檀工做了,没法刻。红木家具设计,要因材而异。  乾隆时期,没有用紫檀做棺材的,都是楠木棺材。他不用紫檀的,能不能用得起?用得起,得用多少料?紫檀棺材就完了,可龙袍也就染黑了,就是做棺材这项上,紫檀不如楠木。民间再有钱也不用红木做棺材,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