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是全球第一大鲜食水果,具有贮藏时间长、销售范围大的特点。为确保贮藏果实的品质,对柑橘果实所处采后生理状态的预测既可丰富柑橘采后生物学基础理论,也能为大规模的柑橘贮藏化解风险。本研究利用温州蜜柑采后贮藏0-50 d的基因芯片数据和初生代谢物数据,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的方法,旨在将温州蜜柑采后贮藏时期按生理状态进行划分,挖掘出能反映柑橘采后贮藏期间的不同生理阶段和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记,并且运用q RT-PCR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实验主要结果如下:温州蜜柑在采后贮藏0-50 d期间,生理状态可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贮藏前期(0-20 d);第二阶段,风味最佳期(20-40 d);第三阶段,贮藏后期(40-50 d)。通过对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和验证发现,以贮藏取样第一个时间点为参照,谷胱甘肽S-转移酶(Cit.15371.1.S1_at)在贮藏前期实时定量表达值在0.8-1.0之间,风味最佳期表达值在0.7-0.8之间,贮藏后期表达值低于0.7,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作为温州蜜柑采后贮藏寿命的基因标记;通过对代谢物数据分析,发现甘氨酸(Glycine)、3-氨基-6-甲氧基吡啶甲酸(3-Amino-6-methoxypicolinic acid)、丁烯二酸(2-Butenedioic acid)、Cyclohexanone,2-[(dimethylamino)methyl]-四个代谢物含量在温州蜜柑果实贮藏前期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随后含量发生显著性下降且将持续一段低水平状态,到贮藏后期,四种代谢物含量会发生显著性升高,因此它们含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作为代谢物水平的候选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