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现有文献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之所以对这一问题保持高度的关注是因为研究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不仅对于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意义重大,同时也对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现象,学者们对这一股权结构特点也一直持消极的态度。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进入攻坚之年,兼并重组、去产能成为提升企业业绩和竞争力的重要推手。股权结构作为建立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石,广泛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对资产重组活动也不例外,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一轮的国企分类改革政策也体现了股权结构对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其强调将国有企业按照所处行业以及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的不同进行划分,同时将股权多元化改革提上日程。本文正是基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和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革这两大背景,试图探讨股权结构、行业竞争如何影响企业资产重组绩效这一问题。笔者在对相关文献梳理时发现,国内外大量文献中关于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却鲜有文献针对企业的资产重组事件,研究股权结构与资产重组绩效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到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但是很少有文献结合股权结构和行业竞争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其对资产重组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行业竞争的视角,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业竞争理论,以2008~2012年间进行过资产重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考察股权结构、行业竞争与资产重组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对于依据行业竞争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围绕研究主题,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总括性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勾勒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图。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积极探索之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汇总介绍了资产重组长短期绩效的衡量方法、股权结构即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者与资产重组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考虑行业竞争后,这一关系有何变化;进而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相关评论。第三部分,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资产重组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分析,并将此分析结论应用于本文研究对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然后在引入行业竞争这一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与行业竞争理论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资产重组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论文的假设。第四部分,实证研究设计。根据文章的研究内容,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关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变量进行必要的界定。第五部分,实证结果与分析。先对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样本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相关变量做总体描述。然后进行本文的实证结果回归分析。最后,为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依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就政策方面提出本文的几点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缺陷。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之间的相互印证,研究发现随着股权集中度由较分散逐渐增加至适中进而增加到高度集中,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重组绩效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两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本文结论证明了只有当股权集中度处于适中水平时,随着委托代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的资产重组绩效达到最优水平。此外本文研究还得出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行业竞争对代理问题的积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使得这一倒"U"型关系趋于缓和;本文研究结论还证明了随着股权制衡程度的增加,企业资产重组绩效表现越好,而且还发现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股权制衡度对资产重组绩效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证实了行业环境的不同确实能够导致股权结构对资产重组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行业竞争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股权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凸显了股权结构与行业环境在资产重组活动中的作用,也揭示了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时注重改善行业环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