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近十几年来逐渐得到国内外经济领域和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内,现代物流业还是一新兴产业,更有众多地区将现代物流业作为该区域的未来“战略产业”写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作为新一轮区域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制胜武器。而产业集聚区作为世界经济版图的“马赛克”,作为地区经济的发动机,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集聚区的深入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集群的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从主导产业之外寻找出路是大部分产业集聚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旨在从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物流活动特点出发,通过探究产业集聚区与现代物流业的相互作用机制,以物流组织整合方式、物流企业经营方式、物流合作治理方式、空间布局等四方面为切入点,探寻产业集聚区的物流发展模式,最后用于实践对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建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产业集聚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分析产业集聚区物流系统存在的基础及特点,探究产业集聚区与现代物流业的相互作用机制。第三章探讨产业集聚区的典型发展类型及其物流活动特点,提出产业集聚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分析的核心架构。第四章研究典型类型产业集聚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一般模式。第五章以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实例,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成果,分析该类产业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对其如何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具体的策略与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结语。通过分析论证,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集聚区根据自身产业形成与发展机理选择区域物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与该战略配套的相关运作方式,它是对整个区域物流发展思路的一种高度概括”。相关运作方式包括物流企业经营方式、物流组织整合方式、物流合作治理方式、空间布局方式四个主要方面。(2)产业集聚区所具有的生产流程的可分性和行业中最终产品必须具备可运输性的特征和条件决定了产业集聚区实际上蕴含着一个巨大且独特的物流系统。独特性包括:物流的整体外包性;一体化性;产业相关性;物流方向的有向性和网络性;综合多样性和服务个性化;发展阶段性等特征。(3)目前产业集聚区典型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中小企业群生型、中卫型和卫星平台型。针对各类型产业集聚区物流活动的差异,应分别采取:联盟采购配送型、供应链一体化型和外向型三种物流发展模式。(4)苏州高新区目前正处于从单纯的卫星平台型产业集聚区向卫星平台型产业集聚区与中卫型产业集聚区并存的发展阶段,当前应采取外向型与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发展模式集成发展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构架,提出了针对三类典型产业集聚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正>无论从法律形式还是经济实质上看,经营租赁的最大特点在于承租人租入资产的目的仅限于获取短期或临时性的资产使用权,而并不涉及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
本文详细介绍了Ei Compendex数据库学科分布、收刊原则及向核心期刊投稿的技巧.阐述了Ei Compendes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标准及收录论文格式.
投资和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动态表述,企业的资本运动的效果和效率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产业组织理论为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
分析了饰面石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及石材养护的作用原理,介绍了石材养护的施工方法,以避免和延缓石材质量问题,提高装饰效果及使用寿命。
分析比较了现有 4种非标准设备评估方法 ,在成本估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套适用于非标准设备制作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 ,并介绍了其计算程序 ,指出此法准确度高 ,计算简便 ,应用
Kresl的城市竞争力理论,他从对美国24个大城市的发展状况研究中提炼出:经济财富的增长和衰退与国家经济正在发生的一切极少或是毫不相关,尤其在贸易自由化和技术快速变化与传
本土英语教学法对构建我国特色英语教学法体系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土英语教学法的三个特征和流派标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和"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典范。
辽西山地主要造林树种有山杏、侧柏、刺槐、油松、榆树等,由于受野兔危害,造林苗木被啃食非常严重,甚至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极大地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016-2018年,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历史学、出版学、教育学、社会学几个视角对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编审制度、学科分类、编辑特征、出版机构、作用功能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对这
我国音乐剧教育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音乐剧的艺术形式源始于西方,教学模式国外移植色彩较浓。只有加强我国音乐剧教学的"移植——改造——融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