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铀复杂体系下胶原基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富集基础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防军工及核电工业对核燃料的需求促进了铀矿资源的开发,但是随着铀矿冶的深度开采,陆地上铀矿资源已成匮乏趋势,盐湖中的铀储量丰富,是潜在的“液体铀矿”。本论文利用成本低廉的皮胶原基材料通过简单的水解处理制备得到改性废弃皮革吸附材料和改性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对U(Ⅵ)的动态吸附特性,通过动态吸附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对比,选出较好吸附性能的吸附材料应用于动态吸附工艺研究,考察了在工艺上的吸附效果及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废弃皮革通过氢氧化钠水解后得到改性废弃皮革吸附剂(AALW),并应用于动态吸附中。在柱高35cm,初始U(Ⅵ)浓度为12mg/L,流速为1.7mL/min,单位吸附量分别为4.811、7.357、11.421mg/g;初始U(Ⅵ)浓度为618mg/L,流速为1.7mL/min,柱高4cm,单位吸附量分别为6.519、7.357、8.545mg/g;流速为0.852.55mL/min,初始U(Ⅵ)浓度为12mg/L,柱高为4cm,单位吸附量分别为8.695、7.357、8.038mg/g。Thomas模型(R2>0.95)能够很好拟合AALW吸附剂动态吸附穿透曲线,且不同条件下吸附量的预测值(4.7710.65mg/g)与实际测试值(4.81111.421mg/g)较为接近;同时该穿透曲线符合Yoon-Nelson模型(R2>0.90),不同条件下50%穿透时间的预测值(1569.568251.68min)与实际值(14809120min)较为接近;根据穿透时间随填料高度的关系式,利用BDST模型进行线性拟合,在仅改变初始U(Ⅵ)浓度和流速时,穿透时间预测值(1551327min)与实际测试值(1951245min)较为接近,表明固定床的动态吸附周期能够由BDST模型来确定。利用0.05 mol/L的硝酸脱附不同柱高下的改性废弃皮革吸附柱,脱附率为92.96、93.9、95.2%。(2)改性胶原纤维吸附剂(AACF)制备的最佳条件是:NaOH浓度(0.075mol/L),水解时间(6h),水解温度(60℃)。静态吸附表明AACF对U(Ⅵ)吸附的最佳pH为5,当投料量为0.02g,初始U(Ⅵ)浓度为20mg/L时,该吸附剂的吸附量可达到49.662mg/g。该吸附过程在360min达到吸附平衡,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高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AACF对U(Ⅵ)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主要是以离子交换和配位络合为主。选取在盐湖中浓度较高的六种离子进行了高盐度体系的模拟,考察了吸附剂在(U-Na+,U-K+,U-Mg2+,U-Cl-,U-HCO3-,U-SO42-)二元溶液中对U(Ⅵ)的吸附性能,其中AACF受HCO3-的影响较大,而在其他的二元溶液中吸附剂对U(Ⅵ)吸附率均在80%以上。在多次循环吸附过程中发现,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3)AACF吸附剂对U(Ⅵ)的动态吸附特性为:当柱高24cm,初始U(Ⅵ)浓度为10mg/L,流速为11.9mL/min,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4.723、17.363、18.751mg/g;初始U(Ⅵ)浓度为515mg/L,流速为11.9mL/min,柱高3cm,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3.878、17.363、18.599mg/g;流速为10.213.6mL/min,初始U(Ⅵ)浓度为10mg/L,柱高3cm,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8.357、17.363、14.449mg/g。不同条件下穿透曲线的实验数据符合Thomas模型(R2>0.94)和Yoon-Nelson模型(R2>0.93),其中吸附量(12.61216.647mg/g)和50%穿透时间(167.81453.32min)的预测值分别与吸附量实际测试值(13.87818.751mg/g)和50%穿透时间实际测试值(160400min)较为接近。用BDST模型对不同填料高度的穿透时间进行拟合发现穿透时间预测值(46194min)与实际测试值(28163min)较为接近,表明固定床的动态吸附周期能够由BDST模型来确定。进一步对改性胶原纤维吸附剂进行动态脱附实验,且不同高度下的脱附率为92.86、94.5、96.63%,具有较好的脱附效果。(4)改性胶原纤维在柱高为3cm,流速为11.9mL/min,浓度为10mg/L的条件下,单位吸附量为17.363mg/g,而改性废弃皮革在柱高为4cm,流速为1.7mL/min,浓度为12mg/L的条件下,单位吸附量为7.357mg/g,可以看出改性胶原纤维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选用改性胶原纤维进行工艺研究,发现改性胶原纤维串联吸附柱的单位吸附量20.042mg/g高于单个吸附柱的单位吸附量17.363mg/g。动态吸附装置在高盐度复杂体系下进行串联动态吸附的放大实验,发现总的吸附量达到67%以上,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microRNA(miRNA)是一类主要功能为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表达的内源性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它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的都具有调控作用,其中就包含人类的复杂疾病。最近的研
本文是一篇基于乔治·莱恩的《蒙古帝国的日常生活》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笔者选用该书的第四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该书共有12个章节,笔者选用该书的第四章“住”。
目的:探讨老年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后V5体积大小与急性中-重度放射性肺炎(Ra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间的分工合作日益增加,企业需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就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管理上,普遍存在一
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中草药羊蹄的主要成分)对皮肤黑色素瘤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
陈普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嫡传弟子,以理学家作咏史诗。学术界注重对宋代一些有名的咏史诗人及其诗歌作品进行研究,对陈普这类名气不大的诗人鲜有问津。陈普的《咏史》组诗透露
目的: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及身心健康的重大顽疾之一,为对抗并减缓病痛,降低其致死率,科研人员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这种局部治疗方法相比较,化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用于变电站的带电检测和故障定位时,时间同步的精度越高,传感器网络收集的数据越能反映设备真实的工作状态,故障的定位越准确。
这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是The Origins of the Lost Fleet of the Mongol Empire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此书作者是Randall J.Sasaki,他的专业为考古学和人类学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NK细胞及NKG2C+NK细胞百分比变化,探讨NK细胞及其受体NKG2C与RSA的相关性,为RSA的诊治提供参考。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