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段结构特点及其与整体的关系,为早期PACG的分型提供帮助,同时探索眼部结构参数改变对房角关闭的权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从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患者中,选取对照组10例、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组20例、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组20例。通过A型超声波、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检查,测量眼前段结构及眼轴共22个参数。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异同,行结构参数与房角关闭程度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APACG组和CPACG组均表现为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750)、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500)、后眼轴(PAL)、眼轴(AL)减小,而晶状体拱高(LV)、晶状体厚度(LT)、最大虹膜弓高(MIBH)、睫状体前部位置(APCB)、巩膜突处睫状体厚度(CBT0)增大(P<0.05)。APACG组相比CPACG组表现为ACD、AOD750、虹膜长度(IL)、角膜高度(CH)、前眼轴(AAL)、AL减小,MIBH、APCB更大(P<0.05)。APACG组的AOD750与AOD500呈正相关,LV及I-Area与AOD500呈负相关(P<0.05);其中AOD750与AOD500呈线性相关(P<0.05,B=0.7),LV、I-Area与AOD500无线性关系。CPACG组的AOD750与AOD500呈线性相关(P<0.05,B=0.875)。结论:前房及房角的狭窄、虹膜-睫状体-晶状体复合体的前移、后眼轴的缩短是PACG共同的危险因素。APACG比CPACG前眼轴短、中轴区前房拥挤、虹膜膨隆,可帮助预测PACG分型。除AOD500外,AOD750减小对PACG房角关闭权重最大,I-Area增大和LV增大对APACG房角关闭权重较大,临床中关注这些参数可以对PACG患者的预防和随访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