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及清洗工艺对硅片表面形貌的影响

来源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集成电路的设计线宽正向纳米尺度发展,对半导体硅材料的表面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当器件的特征尺寸逐渐减小后,器件的成品率与硅片表面形貌直接相关,如纳米形貌将会影响浅沟槽隔离(STI)的化学机械抛光,产生不均匀地减薄;随着栅氧化层的不断地减薄,表面微粗糙度会导致栅氧化层厚度不均匀,从而会影响栅氧化层的完整性和最小阈值电压。为了适应大尺寸硅片在0.13μm及以下节点中的应用,必须对硅片制造工艺中表面形貌进行深入地研究。 本论文主要目的是优化硅片的化学机械抛光工艺,考察抛光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对硅片表面形貌的影响;探索出新的清洗工艺,解决RCA清洗过程中碱性溶液引起的硅片表面粗糙化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改进和优化硅片的抛光和清洗工艺,提高硅片的表面质量。 利用非接触式光学轮廓仪研究了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pH值对抛光去除速率和硅片表面形貌的影响。pH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化学腐蚀作用的强度。抛光速率随pH值逐渐增大,当pH≈9.8时去除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pH值继续增大,去除速率缓慢地下降。表面粗糙度随着抛光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Peak-valley值与粗糙度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本文分别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表面轮廓仪研究了抛光过程中不同压力下抛光后硅片表面形貌的变化,并通过Stribeck曲线来对硅片与抛光布之间的接触模式进行了探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机械作用的强度随着压力的变化而不同,从而影响抛光后的硅片表面形貌。当硅片表面与抛光布之间的接触处于固-液混合接触区时,协调每一步抛光工艺中压力的大小,可以显著地降低硅片表面的微粗糙度和Peak-valley值。 研究了H2O2在降低碱性溶液对硅片表面各向异性腐蚀中的作用,期望通过改变H2O2的浓度来降低表面在氨水溶液中的表面微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在NH4OH浓度一定的情况下H2O2浓度小于一临界值时,碱性溶液对硅片表面进行强烈的各向异性腐蚀,表面非常粗糙,而H2O2的浓度大于这一临界值后,微粗糙度下降,但之后H2O2浓度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表面微粗糙度的变化。 为了降低清洗过程中氨水溶液对硅片表面的各向异性腐蚀而带来的微粗糙增加的问题,本文探索出新的清洗工艺,即在RCA清洗前使硅片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进行预氧化。通过实验表明,在含有氧化剂H2O2的溶液中生成的表面氧化层能有效地消除OH-对硅片表面的各向异性腐蚀,清洗后的表面微粗糙度值均比清洗前小,并且随着SC-1过程中NH4OH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反而下降。通过这种表面预氧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硅片在碱性NH4OH溶液中清洗带来的表面粗糙化的问题。
其他文献
兽药在保障动物健康与促进动物生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药的种类、用量和使用范围上均逐年递增。氟喹诺酮和苯胂酸类化合物作为大量使
“吃”出来的感冒过去总认为,感冒是因为气候变化,身体受凉所致。可是近年来一项新的医学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吃”而引起的。如过多地食用高脂肪
期刊
研究高压下物质的性质行为,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和基础物理数据,在近代材料科学、宇航技术、特别是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天体物理、星际物理、地球物理
本文在优化铜铬合金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uRE和CuCrRE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性能特点;结合形变强化考察了等温时效过程中再结晶与析出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合
随着卫星,雷达,通信,航天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微波器件和组件向着小型化、高频、大功率等方向发展。微波匹配负载作为微波电路组件和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无源元件,它在微波电路中作为功率吸收元件主要起匹配负载和系统保护等作用。本文就微波匹配负载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材料方面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Ta-N薄膜,研究了Ta/Ta-N多层膜的微结构和电性能,还研究了快速退火以及掺杂Si对Ta-N薄膜的物理
作业是任何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作业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够借助作业提升学生良好的学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想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就需要有高效的方法作为支撑.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是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思想
本文笔者在查阅文献和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