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影响因素、环境资源承载力,提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对推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农业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有关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农业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指出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意义。利用DEMATEL方法,从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建立20个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直接影响矩阵并求出综合影响矩阵,通过对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的对比分析与系统辨识,确定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民收入水平、绿色农产品价格、消费支出水平、政策支持、食品安全意识5个因素,同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从黑龙江省地形地貌特点、土地面积、耕地类型、森林覆盖率、沼泽、草原、湖泊、河流等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同时应用环境资源承载力理论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开发较晚,垦殖年限短,自然资源、环境条件适合绿色农业发展。在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资源条件及其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意识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伪劣绿色食品多、科技含量低、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发展缓慢、龙头企业牵动力弱等问题制约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指出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技术选择和市场选择,完善政策法规、制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绿色产业带,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绿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加快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