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木耳(Auriculaia Auricula)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菌,其主要活性成分——黑木耳多糖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凝血等功效。本文以黑木耳子实体为原料,对其膜分离工艺、膜分级工艺、分级多糖性质及膜分离操作工艺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黑木耳多糖料液进行膜孔径、膜材料以及膜运行方式的筛选,研究发现,当膜截留分子量为300kDa时,膜阻力适中,膜通量较高,蛋白与多糖的截留率分别为84.24%和75.55%,合乎膜分离要求,并且在分离的过程当中,没有发现严重的膜污染现象,是适宜分离黑木耳多糖的膜孔径;由PVDF(聚偏氟乙烯)作为材质的膜,纯水渗透吸收高,亲水性好,分离的过程当中膜通量衰减幅度良好,浓差极化程度低,是适宜分离黑木耳多糖的膜材料;此外,本实验还对膜运行方式就行了选择,结果显示,洗滤模式由于其可以在分离的过程当中,原料液的料液的浓度保持稳定,且能够长时间连续操作,因此是适宜分离黑木耳多糖的膜操作方式。 在对膜分离分离方式与膜材料进行筛选基础上,实验进一步对PVDF-300kDa膜分离黑木耳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料液浓度4g/L,料液pH5.6,操作压力0.17bar,多糖通量理论值达43.7057 mg?m-2?h-1,进行多糖提取的验证实验,经3次平行实验,实际多糖透滤含量分别为43.5177 mg?m-2?h-1、43.9646 mg?m-2?h-1及43.913 mg?m-2?h-1,平均值为43.7985 mg?m-2?h-1。 本实验还对利用中空纤维膜进行黑木耳多糖的分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膜分离方式可以将黑木耳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得到六种分级组分,命名为AAPⅠ、AAPⅡ、AAPⅢ、AAP-Ⅳ、AAP-Ⅴ以及AAP-Ⅵ。各分级组分具有不同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AAP-Ⅰ759154,AAP-Ⅱ262873,AAP-Ⅲ151194,AAP-Ⅳ20366,AAP-Ⅴ25240,AAP-Ⅵ212。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六种分级样品均为多糖类化合物,同时都有糖蛋白,酸性糖以及吡喃环结构,在一些官能团上存在差异。单糖组成结果显示AAP-Ⅰ由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及果糖组成,单糖间摩尔比为1.3:1.3:3.2:0.4:3.8:4.7:0.6;AAP-Ⅱ由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及果糖组成,单糖间摩尔比为0.1:0.1:0.1:0.1:0.3:0.3:0.6:5.1;AAP-Ⅲ由半乳糖、鼠李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及果糖组成,摩尔比为0.1:0.1:0.1:0.1:1.2:2.6:0.1;AAP-Ⅳ由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及果糖组成,摩尔比为0.1:0.2:1.6:0.2;AAP-Ⅴ由木糖、甘露糖及葡萄糖组成,单糖间摩尔比0.3:2.1:1.8;AAP-Ⅵ由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及果糖组成,摩尔比为0.2:0.6:0.3:0.3. 最后实验对六种多糖组分进行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六种分级多糖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差异,AAP-Ⅱ与AAP-Ⅲ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较高,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潜力,应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