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 Merr.et 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果树,原产东南亚热带地区,因其色泽艳丽、香气独特、口感清脆深受广大消费群体喜爱,有“水果皇帝”之称。其中‘黑珍珠’、‘印度红’等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通过对莲雾的产期调节,可将其收获期调至春节前后,提高市场竞争力。产期调节的关键技术是遮荫控制营养生长,而遮荫对莲雾的生长发育及其成花过程产生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本试验以‘印度红’和‘黑珍珠’试验材料,于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进行遮荫处理,统计控梢效果并记录其SPAD值动态;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顶芽结构和淀粉粒分布的变化;测定氮代谢相关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叶片蛋白、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并分析其与成花过程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90%的遮阳网对‘印度红’莲雾进行遮荫处理减少了其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并显著减少了莲雾新梢的抽生数量、长度和抽生率;遮荫处理40 d对其新梢抽生的抑制效果大于遮荫处理20 d。(2)分别对‘印度红’莲雾进行叶面喷施100 mg·L-1的烯效唑和300倍的阿米妙收药剂,两者在2周内均增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并显著减少了莲雾新梢的抽生数量、长度和抽生率。(3)与对照相比,遮荫处理45 d后发现‘黑珍珠’莲雾顶芽内有淀粉粒积累;处理成花后,在所有的花穗样品中都能观察到淀粉粒,而对照的顶芽均未能观察到淀粉粒,这表明莲雾成花过程需要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储备。(4)分别对‘印度红’莲雾进行叶面喷施100 mg·L-1 ABA和100 mg·L-1 ALA处理,两者降低了莲雾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落叶率,提高了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