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邵阳市2005-2011年新发尘肺病分布特征和发病规律以及尘肺病例期别差异,为相关部门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邵阳市新发3462将尘肺病患者信息和诊断资料经整理和核查后,录入Excel2003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尘肺病患者分布特征,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样本率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及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比较。χ2分割法显著性水平以实际计算为准,其它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的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结果:(1)2005-2011年邵阳市新发尘肺病3462例。病种为煤工尘肺和矽肺,煤工尘肺占绝大多数(93.07%);新发尘肺病人中男性占99.88%,女性仅4例(0.12%);诊断的尘肺病例平均接尘年龄为27.62±7.71岁,平均发病接尘工龄18.80±7.91年,平均发病年龄49.8±7.93岁;新发尘肺病例多分布在武冈市、邵阳县和邵东县三个地区,其中武冈市2295例,邵阳县483例,邵东县417例,分别占总数的66.29%,13.95%,12.05%。(2)两病种尘肺病例平均发病接尘工龄(t=7.552,P=0.000)和平均接尘年龄差异(t=-2.0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病种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50.,P=0.454)。(3)尘肺病例中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共121人,占总数的3.50%,其中期、Ⅱ期、Ⅲ期尘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分别为94、22、5例。有无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3,P=0.000)。(4)煤工尘肺Ⅰ期、Ⅱ期、Ⅲ期病例分别为1640例(50.90%),971例(30.14%)和611例(18.96%);矽肺Ⅰ期、Ⅱ期、Ⅲ期病例分别为141例(58.75%),62例(27.08%)和37例(15.42%),不同病种尘肺病例期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63,P=0.062)。(5)新诊断的尘肺病病人接尘工种为主采煤工、主掘进工、纯采煤工、纯掘进工、其它工种等5类,其中“主采煤工”2530人(73.08%)、“主掘进工工"484人(13.98%)、“纯采煤工”142人(4.10%)、“纯掘进工”122人(3.52%)、“其它工种”118人(5.31%)。不同工种间尘肺病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7,P=0.002)。(6)7年间诊断的尘肺病例中2005年诊断病例最少(2例),2010、2011两年诊断新发病例最多,分别为1299例(36.57%)和1428例(41.25%)。(7)邵阳市采用新标准诊断尘肺病2694人,占总病例的77.82%,采用老标准诊断尘肺病768人。采用不同标准诊断尘肺病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381,P=0.000)。(8)诊断尘肺病例中,所属企业提供劳动者职业史1679例(48.50%),由非所属企业提供职业史的个人申请诊断1783例(51.50%),不同职业史提供方式尘肺病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8,P=0.000)。(9)新发尘肺病例以私有企业为主(73.86%)。国有经济企业新诊断尘肺病病人657例(18.98%),集体经济企业248例(7.16%),私有经济企业2557例(73.86%),三种经济成分尘肺病期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5,P=0.000);国有和私有以及集体和私有经济类型的尘肺病例期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χ2=42.957,P<0.0125;χ2=13.113,P<0.0125)。(10)我市尘肺病例所属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共诊断尘肺病例3195例,占92.29%,中型接尘企业尘肺病例267例,占7.71%,两种企业规模间尘肺病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31,P=0.000)。(11)新发尘肺病例接尘年龄多为40岁以下(92.52%),以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最少(10例)。不同接尘年龄新发尘肺病期别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7,P=0.224)。(12)新发尘肺病例发病年龄40岁以下发病人数最少(7.83%),40-50岁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48.41%和43.76%。不同接尘年龄组尘肺病例期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20,P=0.000)。不同发病年龄新发尘肺病期别具有相关关系(χ总2=100.020,P<0.05,χ线2=81.738,P<0.05,χ偏2=18.282,P<0.005)。(13)新诊断尘肺5年以下接尘工龄尘肺病例最少(1.96%),不同接尘工龄分组尘肺病期别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144,P=0.000);接尘工龄和尘肺病例期别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为线性关系(χ2=85.144,P<0.05,χ线2=73.271,P<0.05,χ偏2=11.873,0.1<P<0.25)。结论:(1)七年间邵阳市新发尘肺病3462例,Ⅱ期、Ⅲ期期别率高;男性病例占绝大多数:病例以煤工尘肺为主;接尘工种为主采煤工、主掘进工;病例多分布在武冈市、邵阳县和邵东县三个地区,其中武冈市最多:尘肺病例集中在小型、私有企业为主;病例数整体呈增加趋势,2010、2011年病例数达到了新高。(2)煤工尘肺较矽肺的接尘工龄长,发病具有滞后性。(3)尘肺病例中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共121人,占总数的3.50%,尘肺病患者肺结核的发病水平远高于我国普通人群。(4)不同的尘肺病种、接尘工种、发病年龄、接尘工龄、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职业史提供方式、诊断标准以及是否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尘肺Ⅱ期、Ⅲ期期别率存在差异。(5)尘肺患者诊断发病年龄越大和接尘工龄越长,所患尘肺病期别可能越高。(6)邵阳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加快尘防技术革新,做好源头控制,职业卫生监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