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式带阻结构在天线去耦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天线阵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可以通过实现分集增益或空间复用来消除多径衰落的影响。通信设备小型化的趋势又要求天线单元排布紧密,然而相邻天线单元间距的减小将导致单元间的互耦度急剧增大,进而使多元天线阵列的分集和复用性能大大降低。如何在确保天线阵列结构紧凑的同时显著削减天线单元之间互耦是当前阵列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波导式带阻结构的新型二元及多元微带天线阵的去耦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开发出能够和平面印刷微波电路与天线集成的波导式带阻结构,该带阻结构通过在平板波导的金属底面刻蚀由互补交叉弯曲线(Complementary Crossed Meander Line,简称CCML)单元组成的周期阵列来获得。研究了该波导式带阻结构的带阻特性随CCML单元结构尺寸改变以及CCML阵列规模扩大而变化的规律。此外还考察了该波导式带阻结构在不同角度入射波激励下的带阻特性,证明其带阻特性对不同角度来波具有一定稳定性。2)通过在相邻微带贴片间加载基于CCML的波导式带阻结构,实现了二元微带贴片天线阵列的互耦削减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波导式带阻结构对微带贴片阵互耦的抑制作用。此外还研究了CCML阵列的刻蚀位置和刻蚀规模的改变对微带贴片阵去耦性能的影响。3)设计实现加载有波导式带阻结构的三元和四元微带贴片天线阵列,验证了波导式带阻结构对多元微带贴片天线阵互耦的削减作用。本文还针对多频段无线能量收集设计实现了一款工作在1.7GHz到3.6GHz频率范围的新型宽带领结型折合振子天线,该天线一方面具有便于固定安装的紧凑结构,另一方面在整个宽带范围内可保持较稳定的增益和辐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能够同时收集PCS(1710-1880MHz)和WLAN/WiMAX(2400-2700MHz)频段的无线能量,有利于提高输出功率。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第四代移动通信带来的数据速率、带宽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的挑战,被视为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的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项目得到了启动。按当前的频谱规划已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业务要求越来越高,频率带宽已经濒临饱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且不提高发射功率的前
本文是一篇口译实践报告。2019年9月8日至21日,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的一带一路“2019年苏丹资产管理与评估研修班”,在项目中担任英语口译员和项目助理。本文回顾了这半个月的口译实践,对现场口译录音进行分析,总结口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次口译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问题是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和苏丹英语口音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
学位
近年来,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DRA)由于不存在导体损耗和表面波损耗,且具有性能稳定、辐射效率高、馈电简单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控诉职能与辩护职能的相对平等和平衡,是一个突出的结构特征,它以权利为本位,主张作为个人的被追诉人与代表国家追诉的检察官均被视为程序主体,是平等对
延迟/中断可容忍网络(Delay/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DTN)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太空或空间受限通信环境的技术。在DTN架构中,路由至关重要。空间DTN网络中存在节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科技也不断进步。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作为平台,融合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模式,不仅在市场中得到用户的青睐,也逐渐被应用到企业的生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诞生于上世纪的瑞典,并迅速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堪称是保护公民知情权的最佳途径。作为政府信息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形态,档案是政府信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论文研究无线通信调制识别技术。调制识别技术是通信领域内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它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军事领域中的通信对抗和电子战以及民
多天线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是近几年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传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在每一发送时隙只激活一根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