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留学生在使用平比句及其否定式时常出现各种偏误。本文所选的平比句式及其否定式是:“A跟/和/同/与B一样(X)”、“A跟/和/同/与B不一样(X)”、“A有B那么/这么X”、“A没有B那么/这么X”。 “一样”句与“不一样”句在结构、相互转换、能接受的副词类修饰性词语上不完全对称,“有”字句与“没有”句在比较项性质、比较点、比较值“那么/这么”的省略、X的选用、相互转换上也不完全对称。因此,“一样”句及“不一样”句的偏误主要有比较词的遗漏、误选,比较项的可比性问题,修饰比较结果的副词误用问题,X的选用问题这四个方面;“没有”句的偏误主要是句式杂糅、指示代词的缺损、比较项的省略,而“有”字句的偏误则在于指示代词的缺损和句式回避。中介语语料显示,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汉语的运用不只停留在句法层面,在语用层面也有较大的提高。本文针对各句式的特点,从不对称入手,结合中介语特征,对其结构、语义、语用限制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加以阐述,然后提出教学的四结合对策。
其他文献
学位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的研究课题提出后,研究界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空白。考察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散文大家。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