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技能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地位及其培养——以钟表行业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技术越来越科学化的今天,尽管技艺、技能在技术中的地位逐渐退居次要,但仍然不可低估。本文通过对技术要素、历史演变的梳理,并以对技能、技艺的要求仍然较高的高技术传统产业——钟表行业的发展作为典型案例剖析,探讨技艺和技能在当代技术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指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一个企业在技术领域中要获得独占优势,仍然离不开难言知识的支撑,而难言知识的背后,在历史梳理中,在肯定学术界认为技术要素的演变经历了分别以经验、实体、知识为主导的过程基础上,发现在每一次技术要素结构的变化中都有技艺、技能在起作用,技艺、技能本身的进步推动了技术要素的结构性变革,则有经验性质的技艺和技能在起作用。针对目前忽视技艺和技能的倾向,论文以哈工大计时仪器专业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案例,并以瑞士钟表行业的高级人才培养作为他山之石,指出了目前高等教育普遍轻视技艺和技能培养的缺陷,进而探讨了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合理途径,以及以技艺和技能为核心的难言知识如何扩散和传播。认为尽管高等工科教育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但要处理好“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关系,“言传”和“身教”的关系以期对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有所启迪。
其他文献
以课题为核心而组建的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的主体,也是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基础平台。正是在申请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科研团队得以成立和发展。因此,人才培养对科研团队本身具有重要
世界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犬儒派的第欧根尼便已经表达出世界主义的思想。哲学家中对世界主义理论阐述最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当属康德和罗尔斯,本文便意在对两位哲学
十七大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本文以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为依据,既阐述了施密特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理解,又对施密特的批判进行了反思。本文首先对施密特关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