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业对钢筋的需求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生产出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综合性能的建筑用钢筋,提高产品的竞争性,是每个建筑用棒材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螺纹钢筋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体广泛应用的钢材,在国民经济中耗用量很大.但是几十年来,中国的建筑行业所使用的钢筋一直是以强度级别为335MPa的Ⅱ级钢筋为主导,而欧美等国家主要采用强度高、综合性能好的400MPa、500MPa钢筋.经过多年的生产和使用实践,提高中国建筑钢筋强度级别的生产从单一地通过添加合金元素的方法逐渐向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相结合的方法过渡,节约了合金,减少了能耗,提高了钢材质量,降低了成本,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钢筋的余热淬火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提高钢筋性能的现场生产工艺,但在钢筋进入精轧机组前的预冷工艺是国内棒线连轧钢厂比较少采用的生产方式.该论文正是以国内某钢铁公司新引进的采用这样工艺棒线材连轧生产线为基础,为制定合理的控制冷却工艺制度而展开的.在实验研究中,通过激光脉冲法测得了20MnSiV和25MnV两种钢材的热扩散率α;滴落式铜卡计法测得了平均比热Cp;阿基米德排水称重法测量了密度ρ.最终求得了不同温度下两钢材的热导率.为温度场模拟计算提供了精确的边界条件.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测得了两钢种在两个不同变形温度下的CCT曲线,为制定合理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文理论研究中,主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钢铁公司φ25mm和φ40mm两个典型产品的余热淬火工艺进行温度场模拟,分析了余热淬火和回火时的瞬态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棒材表面完全可以淬成马氏体,并且尺寸效应对棒材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这些研究结果对现场生产实践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