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将以多义范畴的成员组成为中心议题,重点讨论发生在词性层面上的语义扩展.以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原则为指导,同时结合隐喻投射、类典型理论、意象图示、格式塔心理完型理论以及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关于多义范畴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指出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的价值.第二章和第三章将通过对指导原则和相关理论的简单陈述,勾画出该文理论框架的清晰轮廓.第四章将以该文的理论指导为基础进行样本分析,即以across和go两个多义范畴的形成过程为例,阐明多义范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它受到文化因素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多样化的交际期望是其扩展的直接诱因而语义变化则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因;它是一个历时的、动态的类典型范畴,其成员组成包括不同的词义和不同的词性.最后该文将对多义范畴的成员组成和多义范畴的定义做出新的界定,并就有关多义范畴认识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次作为对全文的总结.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多义范畴的形成是人类认知延伸的结果,人类跨越不同认知域的隐喻思维能力使词汇范畴的扩展成为可能:多样化的语言使用环境则是语义扩展的直接动因.多义范畴的扩展从两个层次上进行:一个是语义的层面,扩展结果表现为同一词汇形式词条项目的增加和语言使用领域的扩大.另一个层面从词汇的语法功能即词性的转变方面进行,其结果表现为词汇语法功能的增加和它在语句中位置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