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肝吸虫病家兔模型,探讨肝吸虫病治疗前后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扫描评价肝脏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肝吸虫囊蚴灌胃法建立家兔模型,60只家兔随机分为感染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只,感染组及治疗组以100个囊蚴灌胃,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30天后对各亚组进行粪便虫卵检查以确认有无肝吸虫感染。感染60天后三组家兔进行首次磁共振检查,使用Siemens prisma 3.0T MRI及动物体部线圈采集上腹部T1WI、T2WI图像及增强前、增强后5-30分钟的多期T1mapping图像,Syngo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计算各期T1mapping的肝脏平均T1弛豫时间,检查结束后对治疗组家兔进行吡喹酮驱虫治疗,感染组和对照组同期喂养;治疗完成后对治疗组进行粪便虫卵检查以确认治疗是否成功。治疗60天后各亚组行第二次磁共振检查,之后全部家兔处死,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取材及HE、Masson染色。观察T1WI、T2WI和钆塞酸二钠增强前后多期T1mapping扫描图像,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使用SPSS 22进行统计学分析,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次磁共振检查中各亚组间T1弛豫时间的差异及肝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的差异,并使用LSD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对各亚组家兔前后两次磁共振检查T1弛豫时间的差异进行比较。Spearman秩相关进行ishak评分与肝脏T1弛豫时间的相关性分析。使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期T1mapping对家兔肝吸虫病是否治愈的诊断效能。结果(1)49只家兔最终完成了预定实验计划:感染组16只、治疗组15只,对照组18只,经囊蚴灌胃的家兔感染后30天粪便虫卵检出率达100%,均成功感染肝吸虫成虫。治疗组家兔吡喹酮治疗后粪便虫卵检查均呈阴性,治疗组家兔吡喹酮治疗成功率100%。感染组平均每只家兔感染肝吸虫15.25±5.66只,肝吸虫回收率15.25%。治疗组及对照组家兔肝脏外形饱满圆润,触之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有光泽,颜色鲜红,其中治疗组2只家兔肝脏表面可见少量颗粒状浅色结节,对照组家兔肝脏大体未见异常表现。感染组家兔肝脏颜色较深,呈红褐色表现,10只家兔肝脏表面出现弥漫颗粒状结节。观察肝脏横截面,感染组及治疗组家兔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管壁明显增粗,对照组家兔胆管未见扩张,管壁未见增厚。感染组家兔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胆管上皮增生、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的病理改变;治疗组家兔也出现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汇管区胶原沉积的改变,但程度较轻,未见明显胆管上皮增生;对照组家兔肝脏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病理标本按ishak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照组家兔为0.500±0.618分,感染组家兔肝纤维化评分为2.188±0.750分,治疗组家兔为0.933±0.458分,经方差分析,3组家兔肝纤维化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32.788),对照组、感染组及治疗组、感染组进行两两比较,对照组vs感染组及治疗组vs感染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01,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差异尚不显著,p=0.053。(2)MRI肝脏形态观察,感染组、治疗组两次检查均见家兔肝内胆管扩张,感染组家兔第二次检查胆管扩张程度较第一次加重,治疗组第二次检查胆管扩张表现与第一次大致相同,对照组家兔两次检查肝内胆管均未见扩张。对第一次磁共振检查中三个亚组间T1弛豫时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在增强后5分钟至增强后25分钟时,三个亚组家兔肝脏T1弛豫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增强后5分钟至增强后20分钟时,对照组vs感染组及对照组vs治疗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感染组vs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5分钟T1mapping扫描对照组vs感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感染组与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磁共振检查三个亚组间T1弛豫时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增强前至增强后30分钟,三个亚组家兔肝脏T1弛豫时间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增强后15分钟时,三组间差异最显著。经事后两两比较,增强前至增强后30分钟,感染组vs对照组及感染组vs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vs治疗组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前后两次扫描中T1弛豫时间的差异,各期T1mapping扫描中,对照组前后两次检查差异均不显著;感染组在各期T1mapping扫描中,前后两次检查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增强前至增强后25分钟前后两次检查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0分钟T1mapping扫描的差异不显著。使用speraman秩相关对T1弛豫时间与肝纤维化评分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各期T1mapping扫描中,两者皆呈显著正相关,增强后15min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697,p值=0.000。使用ROC曲线分析T1弛豫时间评估肝吸虫感染是否治愈,增强后15分钟诊断效能最强,曲线下面积为0.850,敏感度、特异度为0.688、0.867。结论(1)感染60天后的肝吸虫病家兔模型可用于研究肝吸虫致肝损伤的状况。(2)肝脏的T1弛豫时间与纤维化评分具有相关关系,随肝损伤程度加重肝脏的T1弛豫时间延长,而肝吸虫病治愈后的家兔肝损伤缓解,肝脏T1弛豫时间缩短。(3)T1弛豫时间评估肝吸虫感染是否治愈,增强后15分钟诊断效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