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根瘤菌生长适应性及其对树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紫穗槐根部共生根瘤菌的生长适应性和改良土壤作用,为紫穗槐造林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年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北郊防护林带紫穗槐林中采集根瘤并分离、纯化和培养,对得到的菌株进行了生长适应性研究,并在盆栽苗木上接种研究其生长效应,及其对混交木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紫穗槐根瘤菌具有广泛的生长适应性。供试菌株在NaCl浓度1%之内生长良好;适生温度在25~40℃内,30℃条件下生长最好;适生pH在5~12范围内,在pH 7.0~9.0范围的培养基生长最好。在抗药性方面,供试菌株对四种抗生素均有一定的抗性;②紫穗槐接种根瘤菌以后,平均苗高生长量提高78%,平均鲜重提高341%,根系的鲜重提高435%,结瘤率为50%,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54%;紫穗槐与丁香混交试验中,丁香的平均苗高提高27.8%,平均鲜重提高24.8%,根系的鲜重提高28.1%,结瘤率为75%,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40.0%;紫穗槐与油松混交中,油松平均苗高生长量提高11.1%,平均鲜重提高100.0%,根系的鲜重提高118.7%,结瘤率为50%,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135.2%;新疆杨与紫穗槐混交的外业调查数据显示,混交林中新疆杨的平均树高比新疆杨纯林提高32.2%,平均胸径提高78%。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等引起的生态退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
竹产业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遥感技术提供给其快速、准确的毛竹空间分布信息。高光谱遥感作为遥感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具有图像——光谱合一的特点,能够克服多光谱遥感的不足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6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中,连续3年(2013~2015年)施加NH4NO3模拟氮沉降试验((对照(CK,0 g Nm-2·a1)、低氮(N1,5 gN·m-2·a-1)、中氮(N2,10gN·m-2
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在我国天然混交林中具有最典型、最完善的生态系统,其物种多样性丰富、森林结构稳定、生产力高,使得各树种均能得到良好的生存条件。由于伴生树种不同导致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是黑龙江省三大硬阔叶树种之一,由于其具有药用和木材双重价值而被大量砍伐,导致资源量锐减,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国家2级保护
本文采用样方法对科尔沁沙地松树山地区的植被进行研究,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松树山油松天然林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松树山地区的榆树疏林群
针对园林部门由于缺乏植物需水量数据,而造成的盲目、粗放式水分管理现状。本文在五种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对六种园林地被植物的蒸腾速率、土壤水分、蒸发散量、生物量及水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