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刻画城市化水平同其他单个指标相比,较确实且简单易行,但是城镇人口的多少更多地受制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对户籍的管理制度,使得这一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城市化水平,缺乏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因此,一套高效、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某地区、某国家城市化水平,引导该地区、该国家走健康、有序的城市化道路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过程,还包括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因此从总体上全方面比较城市化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研究由来以久,但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学者很少全面深入分析我国的全部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只是分析个别省份的城市,或者分析中国的代表性的一些城市。本文在研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将尽可能多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采用复合的城市化体系指标,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人口发展质量六个方面的17个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依此来监测和评价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数量扩张和质量转变的过程。根据指标多的特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运用中国2003年和2004年274个城市各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非参数的KNN—核密度估计的聚类分析方法为主,分析这两年的274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聚类结果。通过对城市化水平诸方面的分析,了解各城市城市化方面的鲜明个性和共同特征,以便制定有针对的政策战略。将城市化水平分成六类进行比较分析,来探索分析城市化水平的聚类情况,分析不同城市的城市化模式,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