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变革之后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历史的足迹遍布城区的大街小巷,一幢古宅、一座拱桥、一尊石像都有可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记忆。这些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不同风土人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但是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建设性的破坏”致使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地域文化消逝和历史文脉断裂的局面,千遍一律的景观格局将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消失殆尽,其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城市文化的“失忆”和历史景观的支离破碎。而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拥有享誉世界的制瓷工艺和官窑遗址,更应该合理地利用现存的官窑遗址设计规划出历史文化鲜明的城市景观。这样既紧跟保护历史文化的步伐,又打破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本课题以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官窑制瓷文化作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口号的契合点,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总结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贡献,尝试通过分析官窑制瓷文化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历史景观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从而引申出保护官窑文化的迫切性,再以景德镇御窑厂为例,阐述再现官窑制瓷文化历史景观的构想与具体规划。景德镇因陶瓷而闻名、以瓷都而著称,毋庸置疑,景德镇的城市景观也应该处处体现“瓷”的特性、“瓷”的内涵,因此在关于再现官窑制瓷文化历史景观的构想中,笔者试图从多角度、全方位规划这个集艺术、人文、历史、科学价值为一体的历史景观。不仅要考虑官窑文物和历史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转换,而且还要考虑人参与后的心理感受,把握“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笔者希望能借此唤起人们久久淡忘的对官窑历史的记忆,改变盲目建设和一味模仿的老路子,使景德镇的城市景观在传承千年文化的同时,得到更新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