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科学素质浪潮的推进使得科技类博物馆和学校等的科普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天,科技类博物馆以其丰富独特的展教资源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往,公众去科技类博物馆参观不但可以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放松,这使得参观科技类博物馆正日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科技类博物馆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和公众需求的变化,科技类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实践也在变化,包括传播过程中主客体界限的模糊化、传播媒介运用的多元化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期间结合笔者自身对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教育的认知,对科技类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活动进行要素解构,探讨科技类博物馆科学传播模式的构建及其今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的第2章主要阐述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对本文所研究的科技类博物馆进行概念界定,继而讨论其分类和发展历程,接着是简单的描述本文所涉及的几个理论,如学习理论的派系及其发展传承等。这个部分的工作主要是为之后的章节的展开积累资料和奠定基础。第3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先是剖析了科技类博物馆的传播主体、展教内容、传播媒介等传播要素,然后是以传播学中的一些经典模式为基础,再结合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提炼科技类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模式。该模式着重突出观众的参与和互动、科技类博物馆传播媒介的选择以及受众群体之间协作等。本文的第4章可以说是第3章的拓展和升华,阐述当前科技类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模式给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机遇挑战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