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的“世情”叙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踏进文坛开始,苏童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并逐步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无可回避的重要作家。而且,苏童小说的相关研究在学界同样引起了重大关注和讨论。在小说的叙事探索上,苏童向来都是充满热情的。从先锋叙事、新写实叙事到新历史叙事,苏童不断创新自身写作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并以文本的美学表现形式构建起苏童式的叙事美学。虽然苏童小说经历了多次符合时代潮流的叙事转型,但是小说中内在的精神肌理由于苏童始终不渝的坚守和追求得以延续和生长。它们成为苏童小说中的一种坚实的、旺盛的、灵性的文本生命力,构成了苏童小说叙事的内在品格。“世情”意识便是苏童小说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苏童小说发掘人性、描摹时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事实上,学界很早就发现了苏童小说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联系,如古典性、晚唐诗风、话本传统等等。而“世情”叙事是本文探究苏童小说发展我国古典世情小说叙事形态,逐步构建苏童小说叙事美学新形态的切入点。论文主体包括四大章节:第一章:“世情小说”传统与苏童的小说创作。这一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世情小说的界定及内涵,阐释了世情小说的概念、内涵及发展;二是世情小说的审美传统与苏童的小说创作。从题材内容、人物塑造、诗性传统、民间文化立场四个方面发现苏童的小说创作与古典世情小说叙事的内在延续。第二章:苏童小说中的世情书写。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选择了小城边缘的市井细民作为世情书写的主要对象;二是选择了琐碎日常的世情生活作为主要题材;三是秉持着亦雅亦俗的世情文化立场;四是运用通俗诙谐的市井语言。第三章:苏童小说中世情叙事的精神内核。这一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苏童小说的世情叙事中对人性形式的探究,从苏童的具体文本出发,探讨和分析了各类人性形式在苏童小说世情叙事中的表现;二是苏童小说的世情叙事中对时代迁徙和社会精神变革的描摹,同样立足作品,探索苏童小说对人与时代的关系、时代迁徙与社会变革关系的深刻表现。第四章:苏童小说与“世情小说”叙事形态的发展。这一部分从小说叙事艺术性的角度出发,发现苏童小说“世情”叙事对古典世情小说叙事形态的发展和重构。主要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构建形态、渲染浓郁的抒情氛围、建构独特的意象系统、时间修辞的美学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总而言之,本文试图通过对苏童小说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审视其“世情”叙事的文本呈现、精神内核及美学形态,从而打开苏童研究的新视野、新方向,丰富和完善目前学界对苏童小说的理解。
其他文献
根据古人提出的建筑"风水宝地"环境模式,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美学的运用及城镇规划设计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建筑风水学的科学性,并阐述了该模式的现实意义.
运动首饰主要指包含运动元素或在运动时佩戴的首饰.比起时装首饰,运动首饰属于相对小众、起步也较晚的首饰品类.起初,运动首饰主要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或明星等公众人物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辽宁省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全域旅游视阈下开发运动休闲小镇的意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拓宽体育产业的进步空间;推动经济融合发展,激发"体育+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应用水平,而自主学习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就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强化高中
随着当代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本文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中国银联国际化战略的扩展已经与VISA等国际性银行卡组织产生了竞争,本文通过银行卡业务的描述,进一步利用博弈论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因制度性因素和利益分配不均成为了双方
围绕诊断性测试在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构建了商务英语口语诊断性测试开发流程,论证了开展商务英语诊断性测试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针对商务英语口语诊断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