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影响下的史前西辽河流域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城镇空间格局剧烈变动的现状,对于城镇空间格局特别是宏观层面空间格局的研究改变引起了科学家和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其中,史前时期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即便是史前时期的聚落空间分布也并非是随意的,其内同样具有非常明确的空间特征,且这些特征与人类自身的发展、自然环境甚至文化思想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此课题的研究对于现今城市空间格局的研究与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选择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该地区是我国北方雨养农业的重要发源地,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与普查工作的积累,该地区相关省份的文物地图集也逐年发表成册,已经向我们展现了清晰的序列与文化内涵。这些聚落的坐标精度也许不能微观层面单个聚落的研究,但是其丰富的样本量优势却能很好地反映宏观层面古聚落间的空间格局。现有的对于史前时期聚落研究的工作大多采用传统的环境考古手段进行调查,很少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聚落的空间格局。因此,本文将在对文物地图集资料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GIS对聚落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核密度分析法研究聚落重心分异模式。(2)核密度分析结果通过三维视角转换反映聚落分布重心在经向、纬向上的变化规律。(3)对聚落进行高程统计,以反映聚落在高程范围的变化状况。(4)运用等级规模法则信息来研究该聚落群当时的规模分异状况和聚落形态结构。通过聚落分布重心、空间上的迁移、规模分异状况以及聚落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西辽河流域聚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空间格局;再结合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产技术),来探究聚落在宏观层面上的空间格局的演变原因。具体在理论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4点结论:(1)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中间密边缘疏”的空间格局;这主要与地形地貌因素的有密切关系,遵循“边际效应”理论,中部的丘陵地带成为聚落的聚集地。(2)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分布重心随着时间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这一现象主要与气候环境的改变有关。(3)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规则化”的趋势,形成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一般聚落的层级结构,且等级分异程度也更加的明显,这样的现象往往意味着最原始的城市化已经开始发生。(4)在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我们发现不同的生产技术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分布格局。以农业技术为生的文化在聚落空间格局上多呈现出单中心的分布格局,且更倾向分布于低海拔的空间;而以渔猎采集和以畜牧技术为生的文化更倾向于呈现出多中心的分布格局,往能更好的适应高海拔的空间。在实践方面得出以下2点结论:(1)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大多分布在丘陵、沟谷地带,且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的格局特征,这个结果为古聚落保护区的划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西辽河流域的聚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一般聚落”规则的层级结构,使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隐约的朴素规划意识,能够为研究西辽河流域早期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等问题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正>1.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1.1收集病历材料不全面而造成鉴定失误鉴定人在审阅送检材料时,只注重医院的诊断,而忽视手术记录及原始医学影像资料检查,造成鉴定意见的依据不
会议
煤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化学链燃烧后,燃料反应器出口烟气成分主要是CO2和H2O,空气反应器出口烟气成分主要为N2和少量O2。这些高温、高压的烟气携带大量热量,将增压化学链燃烧系
痔是常见病,多数病人经保守治疗可以好转,但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痔目前仍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Longo于1998年首先报道了使用吻合器作痔环形切除术(简称PPH)治疗重度痔[1]
随着直结肠疾病发病率的增多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要求临床检查方法要省时、准确和无痛苦.但有些检查手段费时、费力、繁杂,患者有时很痛苦,有些老年患者及长期患病患者不易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灌溉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而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由此就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运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手段高效利用
目的:探讨PPH治疗痔的疗效。方法:对28例PPH与32例脱垂痔用传统痔切除术(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复发等情
<正>4月20日,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11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目标、
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吻合器技术在临床的迅速普及,使以往需行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有50%得以保留肛门[1].且手术疗效无差异.近2年来,我科使用国产吻合器实施低位直肠癌
1999~2001年,我科采用半开放外切/外剥、内缝/内扎加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分析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