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51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长期疗效,并与单纯应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6例(23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比较。手术成功的标准:不用或仅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而眼压≤21mmHg(1mmHg=0.133KPa),不需要再进行抗青光眼手术而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07个月,平均38.16±27.33个月。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组手术成功率为90.47%,末次随访眼压14.04±5.50mmHg较术前眼压32.12±6.59mmHg明显降低(P<0.001);小梁切除组手术成功率为55.55%,末次随访眼压18.86±5.11mmHg显著低于术前眼压39.01±7.84mmHg(P<0.001)。原发性青少年性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加用丝裂霉素C组手术成功率为86.66%,末次随访眼压14.73±6.72mmHg显著低于术前眼压34.23±5.46mmHg(P<0.001);小梁切除组手术成功率为64.28%;末次随访眼压17.50±4.09mmHg显著低于术前眼压32.21±8.50mmHg(P<0.001)。生存分析表明,所有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成功率显著高于单纯小梁切除患者(P=0.029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作为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术式,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疗效稳定的优点。
其他文献
前言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961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首先在英国检出,以后M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1-2004年确诊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病例的临床分析,试图找到巨幼贫在冬春两季发病增多的原因。 方法 对2001年3月1日至2004年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