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Achieving Equivalent Effect in Translation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研究的历史上,激烈的争论往往集中产生于语言学理论和文艺学理论,对译文对其读者产生的效果的讨论却相对较少,而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的译文不能认为是合格的译文.该文基于对翻译研究传统上讨论较多的语言学和文艺学方法之恰当性和不恰当性的检验,拟提出对翻译过程中可能对译文效果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审视.该文首先总览了该领域内各思想派别关于翻译对等的论述,提出了以效果的对等作为合格译文的标准.然后该文对翻译的语言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该部分是从语义,语法和语言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得出的结论是语言学的方法对于翻译中取得对等是必要的,但语言对等的原、译文在效果上不一定对等.该文接下来的部分深入考察了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不休的直译和意译的问题,考察的方法是比较其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该部分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翻译中要取得对等的效果,翻译的文艺学方法必不可少但却不能使翻译工作一劳永逸.基于以上的论述,该文提出以翻译过程中所有可能影响译文效果的因素的总合(不仅有语言学和文艺学的方法,也包括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翻译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原则.由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和文艺的因素,也应该给与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以及很多其它因素)以同样的重视,以保证在译文中产生同原文等同的效果.贯穿该文始终的一个思想是:由于文化间以及文化内心里因素的巨大差异,信息的绝对传递是不可能的,因而在译文中绝对重现原文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
其他文献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ce (EIC)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Ch
预设是语言中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自从1892年哲学家Frege将其引入语言学范畴以来,众多语言学家对该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预设的定义至今仍没有达到一致.1971年,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comparing of the thre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ll of them dating from 1861 to 1979, to anal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发挥着优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网络交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计算
该论文题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注意与想象工作心理》.论文试图从翻译学与心理学的联系的视角,以翻译主体性为出发点,来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注意与想象两种工作心理.心
英语短语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具有程度不同的语义整体性.因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语言学和近来的认知语言学都将其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而后者更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有影响力的诗人、作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悲观主义情绪.《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举世公认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