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记核酸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高灵敏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探针作为现代研究生命科学的一种基本检测工具,与一般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灵敏度、强稳定性、高特异性、易于合成、设计简单等优点。科研工作者在已经研发出的核酸探针基础上,不断开发出一系列新型核酸探针及其检测方法,并广泛应用到生物学、化学、医学诊断以及疾病检测等多个领域。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循环链置换扩增技术和核酸外切酶I,构建了新型无标记核酸探针,并应用于核酸的高灵敏检测,具体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发展了一种基于聚合酶链置换循环扩增的无标记长尾核酸探针体系。在此体系中,核酸探针既可以作为靶分子的识别探针又可以是聚合酶的反应模板,并且结合具有链置换活性的聚合酶,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并且,该体系中无需直接扩增目标分子,在等温条件下实现循环聚合反应,不容易发生由于外源性污染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可以对核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2、发展了一种基于新型核酸探针介导信号放大方法用于高灵敏检测核酸。新型长尾核酸探针的长尾在引物退火延伸过程中延能长双链DNA产物,嵌入更多的SG荧光染料分子,释放出强的荧光信号,与循环扩增反应相结合,提高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下限达到50aM。与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不用标记,且长尾探针介导的产物能使检测信号放大,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的灵敏度。3、发展了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I的新型核酸探针用于超灵敏检测DNA或miRNA。核酸外切酶I能特异性从3’→5’切割DNA单链,当没有靶分子存在时,其能效地从3’-OH端降解探针和引物,很大程度上降低荧光背景信号,提高了信噪比,使核酸检测灵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有靶分子存在条件下能诱发等温链置换聚合反应后形成大量长的DNA双链产物,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使新型核酸探针的检测灵敏度达到PCR级的检测水平,检测下限为5zM,比一般分子信标探针的检测下限降低了6个数量级。此外,该方法也能检测相似度很高的不同miRNA分子,其检测下限也达到5zM,说明方法的选择性很好。
其他文献
本文进行了内燃机燃烧室耦合系统传热三维数值分析的研究,并以汽油机燃烧室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文中,发展了基于润滑油膜为一维热阻的燃烧室耦合系统三维瞬态传热和过渡工况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的脑白质分析方法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与正常儿童全脑白质的差异,并探讨弱视儿童异常脑区的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与矫正视力
用于获得-40℃以下低温的复叠式制冷系统一般由两个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叠加而成,通常分别采用R22和R13作为高、低温级制冷剂,由于R22和R13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且会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因此R22和R13在制冷系统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越来越多的制冷系统将采用对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本文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_2,对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置换通风是一种全新的通风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空气品质和节能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对置换通风的研究还不够,在某些情况下,下侧布置送风口难以实现,或者
液晶分子常用于显示设备中。由于其对温度、电场、亲疏水等环境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液晶分子近年来也被引入传感器领域。液晶生物传感器具有迅速、易制得、成本低、灵敏度
燃煤汞排放作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其造成的汞污染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直接和潜在的危害。国内外对燃煤电站汞在烟气中的形态分布已有很多研究,但有关汞形态和转化机理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压力的增加,重型燃气轮机作为高效节能的动力装置在发电领域特别是在联合循环发电的应用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重型燃机二次空气约占空
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更高。中国能源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是人均占有量低,能源总量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空调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此也带来了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问题。因此,独立新风结合辐射吊顶(DOAS+C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