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半喂入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试验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rilin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作为花生生产与出口大国,我国在花生育种和高产栽培等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我国花生产量与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相对落后,特别是机械化收获水平不足30%,人工收获花生效率低下,不但增大了收获损失更增大了成本。小区育种花生收获机械化基本处于空白,育种花生每个小区面积和产量虽小但处理数量多、品种多且小区间不能混杂,人工收获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制约花生育种研究进程。摘果是花生收获必经环节也是小区花生收获的关键,研制适宜小区育种需要的花生摘果机不仅可以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损失和荚果损伤,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区和品种间的是种子混杂问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喂入花生摘果动态损伤机理与低损伤摘果机构研究”(项目编号:51575367)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核心机构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22103110009)的实施,在对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技术综述基础上,从花生植株物理机械特性试验研究入手,深入研究了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的主要摘果方式、进行了摘果机理和花生植株摘果力学分析,研制出对辊半喂入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进行了花生摘果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育种花都摘果装置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典型品种花生植株物理机械特性试验研究。通过对典型品种花生果柄物理机械特性试验,分析得到了花生荚果柄和秸秆含水率与秧柄节点、果柄节点和果柄自身抗拉强度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对不同加载方向下的花生荚果的受力分析,研究加载位置对破裂力影响的显著性。(2)对对辊半喂入小区育种摘果装置的主要结构及装置进行设计及分析。分析摘果装置的摘果机理,并对摘果装置进行机构分析。对花生果系在摘果对辊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受力特点与运动特点。(3)对辊半喂入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的性能试验。通过对花生摘果试验装置进行各参数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对试验装置进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各显著因素对的试验指标摘果后花生荚果摘净率和破损率的影响,得出了各试验因素对指标摘净率及破损率的影响顺序。(4)对辊半喂入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结构与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对比分析了花生摘果装置的不同摘果元件结构形式,确定了最佳摘果元件为矩形齿式摘果元件,在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即摘果对辊重叠距离为10mm,摘果对辊差相角为45°,摘果对辊转速为400r/min,其摘净率为99.02%,破损率为0.93%。进行样机加工,并对其进行摘果性能试验,试验得出优选加工后的花生摘果装置的摘净率为98.96%,破损率为1.03%
其他文献
在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常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理论与实践
近几年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对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联动性的研究,对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着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目的探究平衡针法用于急性肩周炎的治疗和对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肩周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
水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对其他类型空间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梳理水生态空间与管控的内涵,提出了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的思路,明确了水生态空间管控规
保障安全飞行,减少飞行员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事故、事件、矛盾,需要密切关注飞行员心理健康。本文在分析国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飞行员心理健康基本情况、研究测评工具、心
<正> Ⅰ.绪论农业是为居民提供食粮,为工业提供原料的最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过渡时期的
“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观点已逐渐被广大学者接受。小学数学教育的文化性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基于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MVB)传输数据的特点,阐述了周期数据和非周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算法,进行特点比较分析,进而归纳出MVB网络实时性算法设计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算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风险管理。精算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保险业,逐步向社会福利业、投资建议、资金管理以及企业风险
上海同昆数码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昆)创立于1996年年底,与大部分数字印刷企业一样,同昆也是以数字印刷连锁门店的模式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印刷在中国20年发展的见证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