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形式用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与听课记录后发现,我国小学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仍存在低效现象。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了合作学习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并不透彻,单一的组织形式、缺乏完善的评价体制等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本研究就是通过教学实践、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分析制定出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本研究一共有七个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为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研究设计及结果的呈现。笔者通过在对石家庄市A小学三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制定了三个听课记录表,分别从学习主题、组织形式、学生状态、教师反馈、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三位老师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为制定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提供了现实的依据。第三章是笔者呈现的A小学三年级教师的一堂具有代表性的英语课,通过分析本节课的合作学习状态以及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组织情况,了解到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听课记录表以及案例分析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原因主要从教师、学生、学习三方面阐述。第五章通过以上的研究讨论和整理以及对已有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制定出了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策略分为合作学习前期准备、实施中、结束后的反馈等方面。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本研究的总结,指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逐渐完善对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