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与单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 方法:通过电子病历平台系统浏览2015年01月01日至2017年08月31日湖南省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44岁行支架辅助或单纯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患者病历。收集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利用Microsoft Excel2010将资料汇总。根据术后6-12个月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对于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9.24±4.84)岁,40-44岁年龄段中患者占53.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性别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 (2)24.4%的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史在术后复发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43.9%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史在术后复发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 (3)根据神经功能检查及评分,仅有小部分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入院时病情较重,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意识不清。接近90%的患者在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4)青年患者颅内动脉瘤好发于前交通动脉(33.3%)、后交通动脉(25.5%)、颈内动脉及分支动脉(17.6%),发生于前循环动脉的动脉瘤明显多于后循环,但青年颅内动脉瘤位置在术后复发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后循动脉瘤术后6-12个月复发风险更大。 (5)青年颅内动脉瘤在形态上规则与不规则比例为43.1%与56.9%,在术后复发结果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 (6)对于小型(56.8%)、中型(33.3%)、大型(9.8%)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最长径与术后复发概率相关,颅内动脉瘤大小在术后复发中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大型动脉瘤复发风险更大。 (7)41例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6例存在多发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数量在术后复发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较单发动脉瘤而言,多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复发风险更大。 (8)已破裂的颅内动脉瘤(70.6%)、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9.4%)比较,颅内动脉瘤状态在术后复发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颅内动脉瘤状态与术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 (9)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与单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比较,不同介入治疗方式在术后复发中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复发风险小于单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结论:(1)介入治疗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复发率低。 (2)发生于后循环、多发、大型的青年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