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濬(1611-1687),字于皇,号茶村,湖广黄冈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杜濬以其诗学成就得到当世和后世的认可与尊崇,遗民的坚守也让人敬服和称赞,加上构建地方文化的需要,他获得了诸多盛赞。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清诗纪事》、严迪昌《清诗史》都在讨论遗民的章节介绍了杜濬。同时代的著名文人如方苞、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熊赐履等对杜濬评价甚高,还有不少人将其推举到与杜甫并肩的地位,可谓推崇备至。 杜濬入清不仕,称为遗民应该当之无愧,然而自从沈德潜称杜濬《灯船鼓吹歌》为“颓唐之尤”后,袁枚、朱庭珍、胡齐崙、方濬师等人,引伸其义,不仅批评杜濬的诗文,更进一步质疑杜濬的遗民身份,斥责他作为遗民,却与仕清贰臣交往密切。支持者们为了替杜濬“湔洗”,极力撇清他与贰臣的关系,歪曲事实,造成杜濬与贰臣交恶的假象。 本文为避免盲从或各取所需的弊病,首先探究杜濬的生平及性格,他作为遗民的生存方式,分析他与龚鼎孳、钱谦益等仕清贰臣交往的矛盾心理,其次总结杜濬主要的诗学观点与诗歌的相互作用及茶村诗的特色,最后分析对杜濬的两种大相径庭的评价,以期比较准确地勾勒出杜濬其人其作的基本面貌,并对他的文学成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