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城市建筑和硬质铺装的大量涌现,各类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城市雨水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海绵城市及雨水花园的建设已被公认能够缓解城市雨水和环境问题,是恢复城市生态平衡的有效方式。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唯一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雨水汇流快、冲刷强,频繁的雨洪灾害易造成土地流失,其居住区是山地居住区代表,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雨水花园的建设刻不容缓。通过文献及资料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本文提出了重庆市居住区引入雨水花园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出雨水花园的作用、分类、发展历程及设计原则;结合对重庆市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提出重庆市居住区雨水花园设计策略,并以东衡槟城为实践对象进行设计。研究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了居住区中雨水花园设计的生态性、功能性、景观性及安全性原则。指出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功能结合景观,充分利用雨水生态管理发挥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应。(2)通过对重庆市居住区雨水管理的调研,对重庆市雨水资源进行针对分析,同时对重庆市30个典型的居住小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对其建筑布局、道路形式、绿地类型等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小区雨水系统、广场、铺装、水景等因素对雨水生态管理效果的影响。将重庆市居住区建筑布局划分为主轴型、主从型、点线型;道路形式分为网状、枝状、环状;绿地类型划分为上凸式绿地、下凹式绿地、斜坡式绿地及平接式绿地。(3)提出重庆市居住区雨水花园的设计流程,按照“确定规模—布局—选址—结构与深度—径流汇集—径流运输—详细设计—植物配置”进行设计。归纳出重庆市雨水花园适用的水生植物,提出山地居住区雨水花园延长径流路线、降低坡度影响、减缓径流速度的设计手法。(4)完成了重庆市渝北区东衡槟城雨水花园设计。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在设计的同时,针对山地地形的重庆市居住区通过GIS软件对场地进行坡度和雨水径流汇水模拟分析,完成了层级式S形雨水花园、渗透型树池和波形绿地的专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