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医改的社会预期管理研究——以重庆某区为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预期是预期主体根据自身的经济、健康等利益对社会变化趋势的主观评估。其好坏、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改革、稳定、发展。社会预期管理是政府部门利用掌握的政策手段对大众社会预期的形成以及变化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34],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发展。新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国家对社会预期的管理逐级进行了工作部署,要求及时发布新医改进展,回应大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但目前,仍存在大众对新医改的诸多不理解、误解,从而诱发不理性的社会预期,形成了医疗纠纷等社会不稳定现象,甚至有些已在互联网传播,严重阻碍了医改进程,妨害了社会稳定,更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为例,基于国内外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对样本区的新医改社会预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梳理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本研究采取文献法分析国内外医改和社会预期相关理论、政策,重点了解社会预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界定新医改社会预期等概念,分析了社会预期的基本特征以及诱发不理性社会预期的原理;介绍了国家新医改的主要工作、重庆及重庆某区(以下简称“样本区”)新医改的重要举措;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新医改社会预期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从大众对新医改政策的了解情况、满意度、态度等方面分析了新医改社会预期的风险隐患,提出了新医改社会预期在形成源头存在诸多初始诱因、形成程度存在诸多加剧因素、形成进程存在诸多操纵空间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访谈法了解了新医改社会预期管理层面、管理方式、管理过程、管理效果的现状,以及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方式方法创新不足,重点方向有所偏移、作用效果存在差距等问题。  本研究根据预期相关理论和调查访谈的情况,提出了健全新医改政策制定多方问政机制、及时宣传解读机制、民意畅通反馈机制、矛盾调查处置机制、群众预期引导机制等五大机制举措,以保证出台政策的科学性、守住当下政策的权威性、抓住舆情控制的主导权、掌握事态发展的控制权、提升思想行为的自觉性,为推动形成合理的新医改社会预期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是一个涉及到工程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循环过程。而通过优化施工管理办法,最终就可以达到节约成本,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程的目的。  关键词: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优化;办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206-01  引 言  施工项目管理是煤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才能
学位
牦牛低海拔舍饲是解决藏区草畜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冷季牦牛生长发育,改善牦牛肉品质.旨在探讨低海拔区域开展牦牛舍饲模式对牦牛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肌肉品质以及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城乡居民可以公平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城乡差距比较突出,反应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就是形成了城乡基本公共
公共卫生政策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政府对社会卫生资源的再分配手段,用以解决市场对公共卫生资源的非均衡分配问题。政府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寓于卫生政策之中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用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等基本权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正如康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著名论断,人是政府卫生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通过政策手段确保病患“病有所医”是卫生政策的初衷和归宿。医生是卫生政策的主要政策客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