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尤其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涌现出了众多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研究文献,时至今日,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那么,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界主要涌现了哪些质量观?这些众多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秉承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在我国未来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主要以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近十年(1999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系统梳理,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作为研究视角,藉此深化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认识,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引导性作用。 本论文通过对近十年(1999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研究文献的梳理,主要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八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要演变特点,即以凸显高等教育职能作为主要切入点;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即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一直贯穿于其中,只是过分突出了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弱化了价值理性的彰显。从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阐发了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价值诉求,即政府、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分别为竞争力、贡献力、发展力、全面发展,这些价值诉求恰恰是对高等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追求。 最后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未来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换言之,我们所追求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并不是要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要在二者之间进行一定的融合与统一,即不仅要注重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也要呼唤高等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