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为了获得稀缺资源的支持,企业有较强的动机与政府建立良好的联系。政治关联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实业界,而企业热衷于建立政治关联的行为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具有管理者政治关联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政府的扶持,对企业绩效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探寻不同制度环境下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绘制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图。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阐述了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经典理论,回顾了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第三章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了管理者政治关联与制度环境在促进企业绩效时发挥的替代作用。第四章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检验模型,深入挖掘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第五章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交叉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制度环境背景下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第六章为是全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央级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大于省市县级政治关联;其次,分别从经营管理决策、内部控制、社会责任和政府扶持等视角出发,检验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发现融资决策、研发投入、慈善捐赠和社会责任是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有效路径;最后,制度环境会对管理者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而言,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1)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揭示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差异。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本文检验结果显示管理者政治关联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绩效,发现了我国政府在经济中扮演“扶持之手”角色的经验证据。同时,丰富了基于政治关联层级差异视角绩效表现的研究,扩展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范畴,揭示了不同层级政治关联影响绩效的效应差异。(2)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检验模型,实证发现融资决策、研发投入、慈善捐赠和社会责任是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有效路径。本文构建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检验模型,揭示了融资决策、研发投入、慈善捐赠和社会责任是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有效路径,弥补了国内外关于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研究中的不足。本文研究还拓展了在不同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使国内对于政治关联企业的研究更加完善。一方面为学者们后续深入研究管理者政治关联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当局合理利用政治关联来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3)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交叉影响模型,通过实证揭示了不同制度环境背景下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本文构建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交叉影响模型,分别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研究发现在制度环境薄弱的地区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更大。即在制度环境薄弱的地区,政治关联可以对企业绩效增长发挥替代保护作用,这是对“法与金融”文献有效的补充,指出了在我国制度环境薄弱地区政治关联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制度外替代机制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