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是否有效——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管理人习惯地把股票分为两类,把具有较高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B/M,也可用B/P代替)、盈利/股票价格(E/P),分红/股票价格或现金流量/股票价格(C/P)比率的股票称作价值股,对应地,把比率较低的各种股票称作成长股或魅力股。有很多学者和投资家发现价值投资策略(Value Strategies)能获得超额收益率,虽然这一现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对这一超额收益率的来源和解释却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类解释是以Fama和French为代表的“有效市场假说(EMH)”的信奉者,他们认为价值股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只是对其所承受的额外风险的补偿,而这些风险被正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遗漏掉了。另一类解释就是所谓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Irrational Behavior),他们认为天真的投资者倾向于把过去的成长率向未来外推得太远,价值投资策略正是作为上述天真策略的反向操作而取得超额收益的。本文采取构建投资组合方法,分别以B/M,E/P为具体的指标把上市公司划分为价值股投资组合和成长股投资组合。用中国证券市场03年到07年的数据检验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实际表现,并用计量方法对价值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类型、及其相关解释理论。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在本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价值型股票投资策略是否可以在中国股市中得到超额回报,即检验价值投资策略是否是可行的。同时验证反向操作模型和风险改变假说能否对价值投资取得的绩效进行解释并运用计量的方法对影响价值投资绩效的因素进行量化。第三部分在总结了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提供一种参考,希望引导投资者走上一条理性的投资之路。
其他文献
上个星期天,天气很热,我正在急诊室巡视病人。11点多钟时,只听见外面一阵骚动,接着,一位汗流浃背的农村妇女搀扶着一个足有200多斤重的汉子挪了进来。  “快!快!我丈夫不行了……”  我赶忙迎上前去问:“怎么了?”  汉子脸色蜡黄,满面虚汗,指着肚子说:“我肚子难受,我,我……”话还没说完,就“咚”的一声倒在了地上,转眼间,心跳和呼吸全都停止了。  那妇女见状傻了一般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叨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