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2003年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ESHRE)与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提出的鹿特丹(Rotterdam)标准是目前业内公认的诊断标准,该标准由欧美国家制定,大量研究表明,亚洲人种与欧美人种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如血清雄激素水平、临床高雄激素表现、代谢情况等,因此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诊断标准势在必行。2011年7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并于2011年12月实施,中国标准基于相关文献以及针对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研究。该标准首次提出“疑似PCOS”这一概念,与以往的PCOS诊断有所不同。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疑似PCOS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中医证候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详细的资料。方法:临床研究对150例疑似PCOS患者,采用文献调研、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的方法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总结出疑似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对患者进行证型分组,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各个证型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多毛评分、痤疮评分、内分泌指标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各指标与中医证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调查结果显示,疑似PCOS患者痤疮评分,无痤疮者78例(占52.00%),多毛评分<7分者,即非多毛患者有137例(占91.33%);2.中医证候调查结果显示,肾虚证患者最多,共64例(占42.66%),其次为脾虚痰湿证47例(占31.33%),肾虚血瘀证20例(占13.33%),肝郁气滞证14例(占9.33%),其他证型5例(占3.33%);3.疑似PCOS患者年龄多在24~35岁之间,24~29岁共有67例(占44.67﹪),30~35岁共有48例(占32﹪),即育龄期女性居多;文化程度分布中大学或以上文化水平者85例(占56.67%),职业分布以职员为主,共64例(占42.67%);4.疑似PCOS患者的内分泌特点:黄体生成素(LH)均值为(10.95±6.99)mIU/ml、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LH/FSH)均值为(1.61±1.04),硫酸脱氢表雄酮(Sulfate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S)均值为(239.36±70.28)ug/dl,三者均有所升高;雌二醇(E2)均值为(47.21±31.17)pg/ml,卵泡生成素(FSH)均值为(7.02±1.83)mIU/ml,睾酮(T)均值为(0.53±0.19)ng/ml,泌乳素(PRL)均值为(17.38±24.14)ng/ml,孕酮(P)均值为(0.62±0.54)ng/ml;进行各证型组间内分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PCOS患者发病以育龄期女性为主,高学历人群,或从事职员等职业的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调查显示患者多毛和痤疮评分均不高;中医证型分布以肾虚证为主,其次是脾虚痰湿证、肾虚血瘀证、肝郁气滞证,其他证型较少;内分泌指标T、DHEAS、LH/FSH与肾虚证相关,E2、P与脾虚痰湿证型相关,PRL、LH与肝郁气滞证相关;各证型组间内分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