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物画从战国帛画开始,走过了魏晋与隋唐两个全盛期,至明末渐有式微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万历年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客观上为传统人物画带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物画得以第二次吸取外来营养。其中以“波臣派”中的曾鲸尤为典型,曾鲸开风气之先,他的肖像画立足于我们民族传统绘画基础之上,除了强调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坚持以墨线和墨晕为骨,还借鉴西画中的表现手法,赋予我们民族自己的“凹凸法”以新的内容,发展了具有中国作风的肖像画。曾鲸肖像画风格的形成因素可归因于两个方面:“西画东渐”影响和中国传统写真术的继承。而曾鲸肖像画在技法创新、章法构图、以形写神三方面上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也为后来的清朝人物写真确立了一种新的写实主义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