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背景下人们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中,信息素养、编程思维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程、编程课程则作为培养信息素养及编程思维的载体,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小学编程课程在教学中缺乏实际情景的设置,更多地局限于语言规则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任务大多虚拟、单一,而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将枯燥的语言规则与真实任务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编程语言时感到有趣,加深学生对编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本研究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小学Swift编程课程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小学低段学生中,基于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Swift编程教学是否可行;探索基于PBL的Swift编程教学项目应如何设计与实施;以及通过开展基于PBL的Swift编程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深圳市D学校小学低段学生为实践对象,采用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了难度递增的三个编程项目,在小学低段学生中开展了基于PBL的Swift编程语言教学实践。研究发现:(1)在小学低段学生中使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进行Swift编程语言的学习可行;(2)依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编程课程划分为三个难度递增的项目(初涉编程、进阶训练、综合运用),且每个项目活动分为学习编程知识、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综合比拼三个阶段,实践结果表明项目和活动的设计合理;(3)在编程教学项目中加入外接机器人设备能够提升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为项目设计带来更多生活情景的应用。(4)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选用项目式学习方式来进行Swift编程语言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编程思维置于日常生活中,运用编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三个项目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外接机器人设备将抽象的代码转化为机器人的行动,体验编程的真实性,增加项目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参考。